說是兩道炒菜,其實有一道炒的是麵條的澆頭。
麵條既是宴席中的主食也作為宴席包含的菜,因為寓意好,也是每逢過壽必有。
雖然一些大酒店的宴席裡麵條算直接送的,但一般做的很敷衍,麵條青菜一起往鍋裡一丟,放點調料就算了,吃起來也就吃個寓意,本身是寡淡無味的。
但流水席的麵條很實在,一般都是要現炒澆頭,麵條也是單獨下了再撈起來的。
趙曉婧一個灶燒水下麵條,一個灶炒澆頭。
接連十個雞蛋下鍋,大火油煎後很快定型,蓬鬆成漂亮的蛋餅,再幾下將蛋餅打散,撈出金黃的蛋花。
一邊的芝麻葉早已泡好又擰乾,再微微煸炒出水分,然後一勺豬油、一勺蔥段、大蒜,爆香後再加入蛋花,倒入開水後調味。
等旁邊的麵條煮好,這邊的澆頭也差不多入味,連鍋端起,剩下的繼續交給流水線組裝大嫂。
最後的壓軸菜青椒肉絲在麵條全部上桌的同一時間出鍋,第一輪席的菜總算全部上完。趙曉婧呼出一口氣,休息片刻拿手機給蘇雨辰發消息,“那兩道魏家親戚做的閔菜是啥,吃著怎麼樣啊?”
雖然流水席分為好幾輪,誰坐哪一桌哪一輪吃也是隨機的,不過蘇父蘇母自從昨天嘗過趙曉婧做的菜就對今天的席期待上了,一早上吃早飯都吃的特彆少,說要趕第一輪就上桌,吃趙曉婧做的菜。
蘇雨辰正吸溜著麵條起勁,感受到手機震動看了一眼後抬頭往桌上掃了一圈,直接拍了兩張照片發過去。
“棕色的是炒米血糕,圓的那個荔枝肉,味道嘛,看這剩菜量的對比你就明白了。”
“不過嘛,還是你做的菜最好吃,最受大家歡迎。”
桌上的炒米血糕剩了一大半,荔枝肉還剩一小半,兩道菜明顯荔枝肉更受歡迎。但再一對比周圍其他的菜,又讓人感覺荔枝肉的受歡迎程度還得往後排一排。
一桌菜差不多同一時間上的,在眾人吃了一陣後差距十分明顯。
黃廚子做的幾個菜排在末尾,幾乎是一人一筷子之後就沒了動靜,親戚做的排在中間,而趙曉婧做的,上的早的都幾乎光盤或已經光盤了。
蘇雨辰快速打出一通彩虹屁,正給趙曉婧拍桌上的空盤,這邊青椒肉絲也上了桌。一邊的蘇父蘇母眼睛一亮,極為主動的幫著挪盤子騰位置,等青椒肉絲一放下,連忙起身夾了一大筷子。
“奧喲都吃一半了照個什麼勁,快吃飯!”蘇母見蘇雨辰拿出手機拍照,連忙也夾了一大筷子青椒肉絲放在她碗中,又放低了聲音,“這個菜好吃,再不吃一會又沒了!”
蘇雨辰好笑的看了看蘇母,又舉起手機給她和蘇父也拍了一張,一並發給趙曉婧。
同桌吃飯的村裡人互相都熟,一見到青椒肉絲就知道宴席的菜上完了,一個個也不再時不時伸著脖子盼上菜,坐直了身子你一筷子我一筷子邊吃邊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菜上完了,今天這桌可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