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頭看了女兒一眼,卻發現女兒也正忽閃著大眼睛看他,一副有話要說的樣子。
“有話要跟爸爸說?”
“爸爸,我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上的?”
“嗯……這個……”
好像每個孩子早晚都會問到這個問題,從哪兒來的,怎麼來的……
在阿盈懷著小夕的時候,楚淩風就想過這個問題,如果將來孩子問到了,他該怎麼回答。
他當時想的是,這屬於生命科學,就該以科學範疇的詞彙,醫學上的用語來告訴女兒,根本不需要扭扭捏捏地隱瞞和編造。
但麵對女兒的時候,他發現自己竟然有點難以開口。
他在想,要是阿盈在,阿盈會怎麼回答?
阿盈在語言表達方麵比他厲害多了……
但阿盈不在身邊,他又不想逃避和敷衍女兒。
考慮到小夕這個年齡段,不是很幼稚的三四歲,但也沒有成熟到可以理解所有專業詞語,楚淩風想了想,還是決定把這個科學範疇的問題,加點故事性進去。
他告訴小夕,是爸爸把一粒種子放進了媽媽肚子裡,然後結出了小夕這個果實。
小夕在媽媽肚子裡長了九個月,就像樹上的果子成熟了要摘下來,爸爸就帶著媽媽去了醫院,由醫生和護士幫助媽媽,把小夕接生了出來。
他以為女兒會繼續問,具體從哪兒生出來的。
所以楚淩風已經想好了,如果女兒問了,他就說,這個問題不如留到回家後,叫上媽媽一起來解答。
到時候阿盈想怎麼給女兒解釋就怎麼解釋。
但小夕沒問這個問題,她遲疑了一會兒,有點委屈地說:“可是我有一次聽媽媽對她的朋友們說,你們本來沒想生我……媽媽本來還想去進修服裝設計呢,就因為我,沒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