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屠龍(1 / 2)

南宋匹夫 秦長卿 2776 字 1個月前

福寧殿。

是為高宗寢宮。

高宗遇刺的事情漸漸傳開之後,多數才剛退朝回到家中的大臣,又紛紛折返回來,查看龍體的安康,其中由宰相呂頤浩、兼任侍讀,又督江、淮、荊、浙諸州軍事的朱勝非,以及參知政事秦檜等人,動作最為迅速。

事實上,高宗無光複中原之誌,隻滿足於江南一隅,更忌憚徽欽二帝還朝,若非是苗劉兵變的出現,打擊了主和派和南逃的投降派勢力,說明逃跑不得人心,標誌著人民抗金力量的興起;還促使了南宋政權進行政治整頓,以適應抗金的需要;或許臨安仍不會是新朝的定址。

不過,這也造成了趙構不再信任武將,最終收繳兵權在自己手中,在今後的戰爭埋下了深深的伏筆。

其實,這些事情在聰慧的政黨麵前,是了然於心的,前任宰相朱勝非亦是大智近妖的人才,首次為相期間,平定苗劉之變,便能將他他機敏多謀的政治才能和溫和沉著的處世方略發揮得淋漓儘致。

在兵變中迫於情勢,權重選擇機變靈活的策略,終不至於使兵變滑向最壞的方向,為勤王之師爭取了時間;

除此之外,還能把握情勢發展,變被動為主動,讓趙構適時複辟,恢複建炎年號;將亂軍引出京城,為最後一擊創造條件。這一過程中,朱勝非可謂是力挽狂瀾,使風雨飄搖的破宋迎來了兵變之後、乃至靖康之難以來,難得的社會安定。

然而,身為宰相,朱勝非時刻關注三軍調動與前線戰事之事,不能發於未萌,致使事變最終釀成,使高宗趙構蒙辱、朝廷蒙變,本是可以理解的,但值得被尊重之人,定要領人敬佩之處,大概是覺得自身所行並不完美,他還是難辭其咎。

事變之後,朱勝非主動擔責,自認為作為臣工閣首,百身莫贖,引咎罷政,堅辭相位,後薦呂頤浩、張浚為相。

高宗趙構挽留再三,奈何朱勝非去意已決,高宗授朱勝非觀文殿大學士、知洪州。不久,又任江西安撫使兼知江州。後因江州失陷,遭禦史彈劾“赴任太慢”而降職,授中大夫。

可謂是一朝失勢人不如狗,人還在路上走,鍋就從天上來,這是這位宰相遭受的又一次仕途上的挫敗。

但是,苗劉兵變留下的後遺症並非這一處。

苗劉兵變後,趙構三歲的太子趙旉因驚嚇過度,得病不治,不久便與世長辭去世。高宗由於失去了一些東西,變得與身邊那群陰陽怪人無甚差彆,再無子嗣,無奈收趙太祖七世孫趙昚為養子,同年並立為太子。

前朝曾傳“燭光斧影”,言趙光義篡位,自北宋第二代皇帝到南宋第一代為光義及後人,也真是應了那句“天道輪回,報應不爽”的古話。

如今時至紹興二年,經宰相呂頤浩推薦,朱勝非再一次得到提拔,兼任侍讀,又督江、淮、荊、浙諸州軍事。如今皇上遇刺,自然要在第一時間前來查看的。

福寧殿中,秦檜也並未有姍姍來遲,朱勝非與他打了一個照麵之後,並未說話,呂頤浩見他找了侍奉高宗身側的宮女太監詢問結束後邊束手站在殿堂之中,似在思考什麼事情,也沒有第一時間上前去詢問,唯有他秦檜一人上得前去噓寒問暖,以求撫慰高宗“脆弱”的心靈。

自這位不知帶著何種身份還朝的,還能號稱有宋以來,騙術第一人的秦大人,毫無征兆地出現在高宗麵前以來,他總能找到趙構最為脆弱之處,進行撫慰,因此也迫得信任。

受朱勝非舉薦的呂頤浩,多少心中對這位前任宰相還是保留著相當的敬畏之心的,他見到秦檜這幅嘴臉之後,想要罵人,卻又知道不是時候,十分憋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