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梯數量的多少,決定著黃巾軍能否一鼓作氣攻上城牆,如果雲梯全部都損壞了,那剩下的人就隻能乾瞪著了。木匠們的任務很重,他們要在半天內打造出上千件雲梯,而作為撞擊城門的工程武器,他們沒有這個能力製造出攻城車或衝車,隻能用大樹的樹乾,將其一端削尖後用火淬燒變硬。
使用撞木的黃巾軍隻能用臂力舉起撞木,且頭上沒有任務保護措施,箭矢、滾木或滾石中任何一樣下來,都會使黃巾軍們出現傷亡,拖延攻打城門的進度。不過也有個好處就是,撞木相對衝車來說不易被損失,操控撞木的士兵死了,後麵可以立馬補充上來,而衝車壞了幾乎就是完全報廢的狀態。
在黃巾軍的大營內,十數台“飛石”安靜地排列在一處,這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的攻城利器,將會在這場大戰中綻放出它的光彩。雖然投石車的準頭一直都是被人詬病的,能不能砸中城牆或城牆上的人都很難說,但它可以帶給守城方巨大的心理壓力,一個不小心就會被砸成肉醬,即使這個幾率並不大。
鬼倉還下令讓十萬黃巾嘍在縣城兩百米外堆積土山,當土山堆積的高度超過城牆時,便能對城牆上的弓箭手進行壓製,同時觀察監視著上麵的一舉一動。雖然縣府也拿出了投石車對正在堆積土山的黃巾嘍進行攻擊,但他們原本就是拿來當炮灰的,戰死了也不心痛。何況周圍布置了不少的黃巾精銳和投石車,就等著守軍出動,能讓守軍舍棄城牆之利出戰,對黃巾軍而言就是莫大的機遇,巴不得裡麵的人全軍出城列陣決戰。
“等明天天亮,就是四麵圍城的時候了。”鬼倉站在一處山丘上,遠眺前方的城池,仿佛這已經插滿了他們的旗幟。
“盟主,天象公會的臥底發來情報,說天象公會的人召集了十萬玩家,於昨日清晨從天象鎮出發,趕往這裡,貌似是想要支援縣城。”有人說道。
“援軍?他們要多久才能到此處?”鬼倉眉頭稍皺,問道。
“最早也要後天才到,如果我們明天就攻下縣城,那他們趕過來支援就毫無用處了,甚至還有可能被我們派兵截下來。”那人篤定道。
“區區十萬人,而且還是玩家,量他們也沒有多少能力對我們造成影響。”鬼倉身為黃巾聯盟盟主,嘴上是不屑,卻是十分謹慎的一個人,道:“既然天象鎮位於東南方,那我們就在城池南邊布置多一點兵力,以防萬一。”
其他人對此沒有任何意見,這種規模的攻堅戰,當人數能夠形成巨大優勢時,可以對另外三麵城牆同時發起猛攻,守軍首尾不能相顧,或者再暗中調兵遣將猛攻一麵城牆,出其不意地拿下一段城牆。
這裡黃巾聯盟沒有采取圍三缺一的打法,因為他們覺得朝廷陣營棄城而走的幾率不大,在野外遭遇戰中,黃巾軍的優勢更大,縣令和玩家勢力除非到了生死關頭,不然都不會選擇棄城。
如果這樣,還不如一開始就四麵圍城,守軍需要分派兵力,無法集中兵力防守一處。而攻城的士兵能夠動很多手腳,因守軍知曉不了虛實,到時將一支六七階的黃巾精銳偷偷混進前幾波的炮灰中,效果好的話甚至能一鼓作氣占領城牆。隻要能攻上城牆,立馬就會有難數的黃巾軍攀爬上來,則縣城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