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爭結束後,陸霜並不著急率軍返程,而是讓天絕軍團和十萬新兵押送俘虜返回金剛城或飛天城,聖騎軍團另有任務要執行,鋼刺軍團則駐紮在縣城外,等候陸霜。
雖然戰爭已經結束,各個朝廷陣營的玩家勢力都派出了一些自己的部隊,前去追擊逃竄的黃巾軍,但作為主力之一的官兵卻傷亡慘重,在這一戰中的傷亡率超過六成,基本上沒有多餘的戰鬥力去追擊黃巾軍。作為主攻方向的城西,曾一度被撞破城門,展開了激烈的巷戰,城內城西滿目瘡痍,估計縣令要花不少的功夫才能恢複戰前的水平。
這兩天陸霜駐軍在城外沒有離開的原因之一,除了提供人道的幫助外,還想他自己的打算。陸霜現在的身份可不比其他玩家,依然還是白丁黔首一個,也不像各大超級公會的會長混到一兩個小吏的官職,而是一位裨將軍。雖然裨將軍在東漢是最低級彆的將軍名號,但好歹是天子認可的,在npc眼中地位要比普通小吏高不少。
將軍名號多高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位將軍手握重兵,以縣令的官職,確實在裨將軍之上,但如果是一位手握數十萬精兵猛將的裨將軍,那縣令就不得不有所顧忌了,何況縣城之所以能夠守下來,很大一部分是靠陸霜派兵支援,不然攻破城池,他這個縣令恐怕連小命都丟了。
不過感激歸感激,縣令可不想自己管轄的範圍內,有隻老虎一直盤踞著。這不,都打完仗了,陸裨將軍依然派兵駐紮在縣城外不肯離去,美其名曰防止黃巾殘軍重新聚集攻打縣城,在縣令看來卻是圖謀不軌或想獅子大開口的表現。雖然縣府的官兵損失嚴重,但來自黃巾陣營的危機大體上是消除了,剩下的官兵足以完成縣城的守衛工作,鋼刺軍團還不如去追剿那些黃巾殘軍,所以在縣令看來,陸霜的言論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因此,在自身沒有足夠實力的情況下,縣令與縣尉為了讓這隻老虎早點離開,隻好借助郡府這隻手。他們在寫給郡守的彙報中,有意識地誇大了陸霜的功績,說陸霜的出現扭轉了整個戰局,屢次擊敗黃巾軍。當然,他們不會說自己沒用到要靠一個異人勢力,而是說陸霜憑借其驍勇善戰的精銳部隊,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地擊敗了黃巾軍,他們縣府也是功高勞苦。然後順帶引出飛天城的軍團,是如何輕而易舉擊潰黃巾大軍的,目前在他們的追剿下黃巾軍大勢已去,海陵縣基本解除了危機,然後又是表示了對廣陵郡其他縣的擔憂。
這番話明麵上是讚賞,實際卻是在暗示說,我們海陵縣已經沒事了,這隻所向披靡的軍隊留著也是沒事做,反而廣陵郡其他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不如將他們派到其他縣那裡去,協助當地的朝廷陣營擊敗黃巾軍,儘早解除廣陵郡的黃巾之亂危機。
海陵縣距離郡治廣陵不遠,且npc勢力之間一般都會有不少的信鴿,戰後第三天海陵縣令就收到了郡守的回複了。信中首先是表揚了海陵縣令辦事有力,稱其為廣陵郡除廣陵外最快一個解除黃巾之亂危機的縣,並重點表揚了陸霜一番,他的功績將毫無保留地上報給刺史。信的後麵才是重點戲,廣陵郡守下令,要求陸霜率領他的軍隊北伐,幫助高郵、平安、射陽三縣剿滅黃巾軍。作為回報,如果陸霜能夠成功解決這三縣的黃巾軍,那麼郡守將推陸霜為平定廣陵郡黃巾之亂的首功。
縣令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召陸霜進縣府,親自給他宣讀了信中的內容。在他得到的最新情報中得知,高郵、平安、射陽三縣中,以高郵的黃巾之亂最為嚴重,在廣陵郡中僅次於海陵縣的黃巾之亂,海陵縣要不是有陸霜相助,可能縣城已破,而高郵縣城卻是已經被攻下了。至於平安和射陽,情況則好很多,雙方陣營勢均力敵,誰也占不了便宜,不過需要警惕的是,可能會有高郵的黃巾軍去支援兩縣,畢竟這三縣剛好成一個三角之勢,又是隔壁縣。
陸霜謝過了縣令,從他手中接過這道命令,其實在陸霜的戰略中,他早就將其他縣的黃巾軍作為自己的囊中之物,隻是苦於沒有正式的任命,他一個海陵縣的勢力輕易率軍到其他縣,於情是好,於理就說不過去了。所以陸霜才想借縣令之手,由他來推薦自己,名正言順。
但是結果卻出了點意外,陸霜最希望去的是江都和輿,甚至堂邑都行,不過這三縣卻是和郡治廣陵很近,以郡府的實力,幫助這三縣平定黃巾之亂問題不大,陸霜派兵過去也隻是錦上添花,對於中部和北部的縣就沒有起到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