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成功掃平了平安、射陽兩縣的黃巾軍,應該能夠招募到不少於二十萬的流民,可這樣一來一回之間又太費事了,有沒有什麼比較快捷的途徑呢?”
陸霜的目光來回於海陵縣和射陽縣之間,一直沒有頭緒的他不經意間瞄了眼徐州的地圖,徐州主要呈南北走向,南至長江入海口處、北到山東半島,麵向現實世界中的黃海,有一條極長的海岸線,而海陵縣或者說飛天城,就在徐州最東南方突出的那一小塊。不得不說陸霜當初的選址是正確的,在長江入海口處建立海港城市鐵帆城,無論是北上還是南下,海運都十分便利,尤其是已經打通航道的黃渤海海域到揚州舟山群島區域之間,基本上都是鐵帆城海軍說了算的。
“我記得周柏他們最近好像沒什麼任務,還上書說閒得發慌,希望找些事情做。”
周柏人在夷州,負責夷州事務,忙的要死,而鐵帆城的將領們卻沒接到重大的任務。陸霜翻出前兩天鐵帆城將領們送過來的文件,他們最近仗著強大的艦隊製霸附近海域,除了剿滅定期刷新出來的海盜和日常巡邏任務,便沒有太多事情可乾,因此主力艦隊一直留在鐵帆城港口。
“哈,看來我真的該感謝鐵帆城的這些將領們了,在我毫無頭緒的時候帶出了個不錯的靈感,我肯定不會令他們‘失望的’。”鐵帆城海軍將領們的吐槽,讓陸霜想起了可以通過海路的方式,利用運輸更加方便快捷的海運,不僅解決了運送士兵和流民慢的問題,而且還能將活動範圍擴大至東海、黃海和渤海的沿岸郡縣,不再局限於廣陵這一郡之地。
隨後,陸霜讓親衛軍將數位軍團長和鐵帆城的海軍將領們叫來開會,商議新方案的可行性,畢竟陸霜作為領導最多提供一個戰略方向,至於具體怎麼執行怎麼做,很多都是交給屬下去思考去完成。
新方案的雛形很快就定了下來,由鐵帆城派出兩支海軍主力軍團,護送乘載了主力軍團士兵的運輸船前往沿海沿岸郡縣,並承擔起運送糧草和流民的護送任務,必要時海軍軍團可協助飛天城主力軍團剿滅黃巾軍。新方案的關鍵,其實不在於海軍軍團需要如何強大的實力,實際上是在陸地上打攻堅戰和遭遇戰的,而是考驗了鐵帆城是否有足夠的運輸能力及運輸方案,可以同時支持運輸兵力、流民和糧草。
來自夷州的十萬新兵,經過一係列的實戰後,漸漸褪去了新兵的標簽,可以正式納入主力軍團當中。而且他們完成了晉級試煉,因為係統更新後晉級幾率下降,所以這十萬士兵隻有兩萬多人順利晉級到八階兵,剩下七萬多士兵依然停留在七階兵,等候下次的試煉。
陸霜和武將們決定,新方案分兩個方向同時進行,一是往北沿著徐州沿海的縣,逐一剿滅黃巾軍和招募流民,二是往南到達揚州,優先前往吳郡和丹陽郡,其次才是更南的會稽郡。
而兩方戰場的兵力構成,都由飛天城主力軍團加上新兵組成,至於是否分兵推進,則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再考慮。鐵帆城海軍需要做好護航和運送任務,雖然附近沒有發現強大的海盜勢力,但在海上混口飯吃的,小心駛得萬年船才是真理,所以海軍的任務很繁多也很重要。
如此一來,陸霜不再局限於廣陵郡中的四郡,而是可以將眼界看向更大的徐州和揚州,如果每個縣都能獲得十餘萬流民,那麼陸霜有信心在黃巾之亂結束時,將飛天城實力再提升一個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