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是關於新型裝備的,其實除了踏弩外,還有其他的研究發明,隻不過這些都是錦上添花的發明,效果不如踏弩來的顯著,陸霜了解便可。
以前的生產建築或生產單位,都是一種職業在乾活,例如鐵匠鋪一般隻有鐵匠、木工房有木匠等,有時單一的職業會限製人的思維,而黃仕建議成立的研發司,則是多種職業一起參與研發工作,比如鐵匠和裁縫一起研究新型的防具、木匠和鐵匠研發床弩等,雖然還沒真正研發出來,陸霜也不知道最終能不能成功,但起碼有一個可能****更新時係統也說了,遊戲內會增加不同朝代的物品,且增加各職業間的互補性,以最低王級職業的階位,研發出一些裝備並不是不可能的事。
工部的第二個公文是水利司的,其實在黃仕向陸霜提建議之前,水利司的人就將調查各地的總結和預計要實施的方案大致寫好了,隻等陸霜點頭答應就能開土動工,所以這遊戲裡一個多月來,領地裡農耕區最密集的地方已經建成了一條大型的水渠,以及一個水庫正在建設當中,預計水渠和水庫一旦建成,將大大增強當地抗旱澇的能力。農業在封建社會是國家的根本,不容有失。
值得一說的是,研發司不僅會研發武器裝備,農具等生產工具也在他們的研發範圍之內,不過弊端就是,占用了不少王級人才的生產時間,或者他們的精力全部都放在研發上,基本上他們是遠離生產線的,這對領地來說是個不小的損失,還好陸霜不缺王級人才,倒也能接受。
因為人手不足的問題,水利司無法多線開工,目前隻在三個農耕區修建水利措施,預計要達到方案書中的成效,還要大半年的時間,不過如果優先解決農耕密集區的水利措施建設,一到兩個月倒也可以了,況且陸霜除了農業,還有漁業和屠宰業,糧食來源不要太多。
縱觀整個東漢末年的曆史,基本上都是戰爭、天災不斷的,如果沒有存儲足夠的糧食,到了亂世將會舉步維艱,所以陸霜除了征收農業稅,還定期從農民手上收購糧食,保證出現天災後短時間內不會有糧荒的現象發生。
而在關於劃定航道的彙報中,陸霜得知,鐵帆城占領的東海海域的海島,已全部劃定了航道。以往島與島之間的聯係,雖然大致知道另一個海島的位置,但海域太遼闊,奈何沒有一個專門的航道,有時會走一些歪路,一兩次航行走歪路不算什麼,如果每個海島對外的聯係都是這樣,那麼將浪費非常多的時間,效率低下。
在劃定航道後,又將全部海島的位置都繪製進一張地圖中,或者分割成幾塊小的地圖,供外出航海的人確認位置,航海外出的船隻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該怎麼走,大致到了哪個位置了,為航海物流和人流提供了非常大的方便。
在整個領地中,西部為生產製造發到的地區,而東部落後很多,不過東部的漁業和農副產品比較占優勢。現在的貿易動向是,由西部地區出售大量的製造品到東部各個海島上,而東部海島的水果、農副產品則銷往西部人口密集區,東西部的貿易促進了領地的經濟發展,為陸霜提供了非常多的稅收,以及為領地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這一切都離不開航道的劃定。
可以說,陸霜在這三方麵都投入了大筆大筆的資金,但短短兩個月,就收獲到了一些成效,如果再給陸霜一些時間,他相信領地將會更加繁榮,領地實力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