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穩健的老誠之言(1 / 2)

工研院的示範工廠今年五月對外宣布,經過六個月的不懈努力,已經將良品率提升到了百分之七十。

而達到這一成就的關鍵原因,是工研院搭建了一套,比技術母公司GcA更加完善的標準單元庫。

標準單元庫對集成電路的生產確實很重要,但並不是決定良品率的唯一因素。甚至對一家處於磨合期的信廠來說,都不是最關鍵的因素。

而所謂百分之七十的良品率,隻是某批次或某幾個理想批次的數據罷了。

如果基於去年十月至今年七月的所有生產數據做統計,綜合良品率勉強才達到百分之六十。

而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麵的。

有部分批次的產品存在設計不合理,導致光、蝕過程中,某片區域容易發生缺陷。

有製造中對溫度和壓力管控不嚴格,環境擾動、懸浮粉塵,以及衝洗不徹底的殘存沉餘物……

曲卓沒興趣,也沒理由深挖細摳的,幫助示範工廠把良品率提上去。

但人家如此有誠意的邀請他來參觀,總要發揮出一些專業人士的價值。

同時,試著夾帶點私活。

所以,參觀完一號生產車間,又仔細看了過往不良品的彙總分析,給出了兩條建議。

一是加強前端和中間測試。從而提前發現問題,有效提高後端檢測合格率。

額~這隻是一個將數據做漂亮的辦法。

至於其他因素,是急不來的。全靠工人慢慢摸索,積累和總結經驗。

隻要把第一批成熟的工人培養起來,往後必然會一切向好……

第二條建議是,再添置幾條二手生產線。

麵對工研院和廠裡幾位頭頭的不解,曲卓給出了一番非常誠懇且合理的解釋……打牢基礎和不要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66年老美的通用儀器,就在高雄建立了Ic封裝工廠。後麵德州儀器、飛利浦等公司也相繼在彎省建廠。

但老美也好、小日子也罷,都隻願意授權封裝技術。其他技術和人員培訓就彆想了。

為什麼74年後,GcA會慢慢鬆口?

到了76年,甚至同意幫助彎省培訓包括Ic設計在內,各方麵的核心技術人員。還開放了幾乎所有集成電路製造相關的技術。

無他,為了賺錢續命。

在漸進投影機的時代,GcA被perksElr全麵碾壓,甚至一度到了瀕臨破產的邊緣。

不想辦法賺錢,就會死。

彎省方麵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揮舞著鈔票成功“打動”了GcA。

但這裡麵有一個問題,GcA被perksElr全麵碾壓不是運氣不好。而是設備和技術沒有競爭力。

說白了,就是技不如人。

工研院的示範工廠,是GcA幫助搭建起來的。

可以說,與這一時代的同類型工廠相比,有先天性的劣勢。

而眼下的情況是什麼?

GcA搶先推出了步進式光刻機dSw4800。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