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王之渙不?
不知道?
《登鸛雀樓》總有印象吧?
小學肯定學過。
詩裡麵有兩句: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說人話就是——站得高,看得遠。
於芳和趙勳兩口子,就屬於“看得遠”那夥的……
雖然才八月,但之前還有爭論甚至是爭執的討論,眼下已經相對明朗化了。
所以,趙勳準備動一動,轉做經濟型乾部。
倆選擇。
穩妥一些,偏向於做理論。搖旗呐喊,承上啟下。搞些觀察啦,總結啦,尋找和發現問題之類的工作。
屬於“苦勞”居多。
好處是,進可攻退可守,必要時相對容易調頭。
真正想出成績,成為“明星”,就要做實乾型了。
好處是,成功了收益大。壞處是調頭比較難,出了問題還容易背鍋。
關鍵是,雖然是在自己家裡折騰,但對象是外麵的人。
與外麵的人對接,把人請進來……對於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人來說,都屬於想燒香都找不到廟門在哪。
以趙勳的資本,不需要急功近利,穩妥發展保證不出錯,麵前就是一條筆直的大路。
犯不著冒風險……
老太太對曲卓還是很關心的。
畢竟在很多人眼中,那小子與她老人家淵源頗深。
比如,曲某人“狂浪不羈”“目中無人”“不注意團結同誌”引發非議時。就有人找到老太太,讓她管一管。
有人不滿那小子在外麵瞎搞胡來,理應為國家創造價值的腦子,整天琢磨著怎麼為私人牟利時,也是老太太開口:要將眼光放長遠。雖然那小子在外麵為私人牟利,但於團圓是有益的。
而且,現在已經發揮了巨大的價值。取得了二十多,近三十年以來最大的突破。
因為這些,曲某人實際上已經多多少少的,算是被打上了老太太的標簽。
甭管實際情況如何吧,老太太就算為了耳根子清淨一些,也得多盯著一點。
所以,這次曲卓出門後,定期會有人把他在外麵做的事,彙總後送到西花廳。
於芳作為貼身生活秘書,是能看到那些資料的。甚至有時候會讀給老太太聽……心裡嘖嘖稱奇的同時,她猛然間意識到,原來彆人求而不得的資源……這不就在身邊嘛。
於芳對曲卓的性格,還是比較了解的。
知道那小子桀驁不馴,不識權威,毛病一堆。但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或者說是缺點也行……人情味很重。
他為啥跟梅老二好?
他為啥跟老太太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