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六十到七十年代的二十年間,除了71年工資進行過一輪小調整,就基本沒怎麼變過。
甚至與五十年代末期比,全民平均年收入還少了幾十塊錢。(57年是624,76年是575。)
當然,二十年間物價也沒什麼變化。
所以,工資和物價這兩種東西,在幾乎所有人的認知裡已經成了定式。
曲卓一下子把大家的工資拔高了老大一截,所有人都覺得不真實。
趙小軍是個例外,暗戳戳的合計:以我的能力,在基金會裡混個中層乾部應該不難吧?
一個月一百五十五,一年拿十三個月工資……快趕上老大和老二加一起掙的啦。
再混兩年資曆漲一百,趙勳同誌都不夠看啦。
不對!
十三個月工資,還有各種補助……嚓嘞~小爺我使使勁努力兩年,保不齊掙的比家裡另外四個加一起都多!
那小爺在家裡的地位……
出差,一定要出差,多出差。今年的目標是,掙得比老大和老二加一起都多……
曲卓沒理會大家的表情和看他的眼神,信與不信不重要,犯不著浪費吐沫。等工資拿到手,不信也信了。
看向徐曉燕:“跟外事口領導協調一下,儘量給咱多弄點各種票和券,往寬裕裡爭取。
不白要,港幣、日元、美金,他們想要什麼都行。等於咱用外彙,跟他們換糧票肉票工業券。
另外,肉聯廠、副食廠、罐頭廠什麼的,但凡咱吃穿住行用得上的廠子,都聯係一下。問他們喜不喜歡夏普的彩電和索尼的收音機。
如果喜歡,咱們……”
曲卓說著話,手做出抓握的姿勢來回翻了翻。
“不合規矩。”徐曉燕明白什麼意思,但有些擔心。
“所有單位都有計劃外產出,逢年過節糖果廠跟罐頭廠換一換,罐頭廠跟副食廠換一換,大家資源互補,不是很正常的操作嘛。
咱基金會的特產就是進口的東西,這次出去我準備了彩電和收音機,過幾天就能到。
他們如果有彆的需求可以提,大家互幫互助嘛,我下回出去給他們弄。
對,還有就近的小學、中學、醫院,都走動走動……”
曲卓的視線轉向大家:“我知道大家心裡都有擔心,擔心基金乾不長,擔心孩子上學,擔心生病就醫、擔心沒有勞保,退休了喝西北風。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們,你們所有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國際大環境決定,彎省的回家之路注定是漫長的。所以,基金會注定會存在非常久。
至於你們擔心的各種保障和待遇,基金會給的一定比公家單位高。而且,高很多!
多的就不說了,時間會證明一切。
大家的入職合同不都是兩年嘛。這兩年的時間,就是給你們做決定的。
合同到期後想回原單位,我絕對不留。
同時,我要提醒大家,選擇…是雙向的。
你們權衡基金會是不是久留之地時,基金會也在選擇你們。
也就是說,如果你們的工作不能讓基金會滿意,到時想留也留不下。
人的一生,能夠改變命運的機會不多,希望諸位能夠把握機會。不要錯過時,才追悔莫及……好啦,散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