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著邊際的話題告一段落,接下來我們聊一聊大家所學的專業。”
曲卓身上霸道的氣場來的快,去的也快。
台下人還被緊張的氣氛包圍著,他已經恢複了平和的模樣:“我知道你們中有些人,對自己的才學和智慧非常自信,認為自己有能力肩負起更重要的使命。
我要恭喜你們,你們現在所學的專業,就是最重要的。
重要到決定我們的族群在未來百年,於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決定著我們能否重現先祖強漢盛唐的榮光。
為什麼?”
拋出一個問題,曲卓的視線掃視教室內每一張臉,音量拔高一截:“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中期,西方世界正在進行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清朝的君臣們沉溺於天朝上國的幻想中,不思,也不願進取。
直到1894年的那場海戰,敲碎了我們這個古老國度虛假的強盛。
後麵發生了什麼,不需要我說吧?”
曲卓抬手指向北方:“不清楚的出去往北走,被荒草淹沒的殘垣斷壁,會告訴你們。”
“……”沉默。
教室中每一個臉龐,都肅穆,沉重。
身為北大的學生,他們太清楚曲卓指的方向有什麼。也知道那座後人永遠無法窺見真容的,曾經的萬園之園,經曆過什麼。
“19世紀七八十年代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革命。內燃機的出現和電力的應用,引領著世界開始了新一輪變革。國內第一批睜開眼看世界的人,喊出了實業興邦的口號。
但那時,我們是列強餐桌上正在被分食的蛋糕。
再後來,是軍閥混戰、外敵入侵,我們以傷亡3500萬軍民的慘重代價,換來了新生。
我們雖然得以新生,但一窮二白。我們曾經抱希望於友誼,但事實證明,靠山山倒靠人人跑。我們能指望的,隻有我們自己。
我們在滿目瘡痍的大地上重建家園時,以計算機、航空航天、原子能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徐徐拉開大幕。
這一次!我們沒有落後。
從56年半導體科學技術被列入遠景發展規劃開始。我們一直緊跟著世界第一梯隊。經過二十年不懈的積累與追趕,到去年為止,我們已經站立在第一梯隊當中。
你們現在所學的專業,就是國家在下一個百年中能否崛起的關鍵鑰匙……”
台下學生們剛剛挺起腰板,不等流露出鼓舞和振奮。曲卓再度提高音量“但是!”,腳下用力跺了跺木板釘起的講台,發出兩聲空腔音:“我們的腳下,是空的!
剛入學的新生可能還不了解,但經曆了兩年以上專業學習的老生應該清楚,半導體、集成電路、電子、微電子產業的發展,需要多麼龐大且先進的基礎工業做為支撐。
我們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