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曲卓在看的是一摞廢紙?
因為其中三分之二的內容,是描述如何從底層適配計算機所的模塊化設計。
這部分內容,與降低人機交互門檻沒有任何關係。
剩下的三分之一……
一種思路是,進一步簡化現有的中英文指令。
比如,列出d盤所有目錄及文件,英文命令是“treed:”,中文命令是“展開d:”。精簡後的指令為“ted:”和“展d:”
這尼瑪……減少輸入指令時鍵入的字符數量,叫降低人機交互難度嗎?
另一套方案是,將直觀指令替換為數字代碼,外加省略分隔符。“tree”命令為“07”。列出d盤目錄,就是“07d:”。
這特娘的壓根就是在糊弄事兒了……
就在曲卓氣的肝疼時,發現兩頁紙上的內容……不算對題,但想法還算不錯。
思路應該來源於中、大型計算機,一部主機設計多個操作終端,可以同時進行多項任務處理,以此來最大程度的釋放計算機性能。
將這一思路套用到微型計算機,一個任務進行到一半,有更急的新任務時,可以將正在進行的任務掛起,內存中的數據轉存至磁盤。
等處理完加急任務,再將磁盤上暫存的數據還原至內存,繼續進行之前被掛起的任務。
這一想法雖然與降低人機交互門檻無關,但與曲卓的設計預想多少沾點邊。
曲卓的預想是什麼?
支持多任務處理的圖形用戶界麵唄……
圖形用戶界麵的設想,最早是施樂提出的。但受硬件性能所限,這一想法在過去很長時間裡,一直停留在實驗室內。
即便眼下已經有了初級成果,但還達不到商業化條件,沒有公開發表和應用。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明年史蒂夫會帶著一群蘋果的技術人員參觀施樂公司。過程中注意到了這項成果,並意識到其中的商機。
參觀結束後找到微軟,希望蓋茨為蘋果的計算機設計圖形頁麵。
蓋茨拒絕了。
蓋茨的眼光不如史蒂夫?
不,他非常看好圖形用戶界麵的想法,但他不想跟史蒂夫合作,他想自己搞。
於是,1985年年底,微軟發布了dows1.0。
史蒂夫大怒,四處嚷嚷蓋茨剽竊了他的創意。
隨後,引出了蓋茨那段非常有名的話:好吧,史蒂夫,我認為有不止一種方式來看待它。
我認為這更像是我們都有一個叫施樂的有錢鄰居,我闖進他家偷電視機,發現你已經偷了……
很明顯,史蒂夫和蓋茨可以歇了。
史蒂夫指責蓋茨剽竊的事不會出現,蓋茨也無需再辯解什麼。
現在圖形用戶界麵,注定是曲某人先提出的。並在他的主持下,將創意轉化為成果,最終展現在世人麵前……
“這個想法是誰提出的?”曲卓把寫著程序掛起設想的兩頁紙拎起來,示意給右側軟件中心的一幫人看。
“咳~是,是我提出的。”二室主任寧波表情不自然開口。同時做好了全場第一個挨雷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