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爭執和爭鬥,都是有目的性的。不然,就是沒意義的無謂之爭。
以前曲卓在業內沒有地位,參加專家大拿彙聚的討論時,想發言要排在最後,甚至人家都不一定會給他開口的機會。
即便說出想法,也會被一眾領導和前輩,基於他們的認知和經驗各種質疑。遇到那種極為自負的,話不等聽完就給推翻了。
關鍵是,曲卓的想法對眼下的技術發展而言,是躍進式的,甚至是顛覆式。
他打破了技術發展的正常固有規律,從無數條待實踐的可行性路徑中,直接點出經過各種試錯和比對後的最優解。
因為缺少中間的實踐過程,所以遇到質疑是很正常的。
但他知道“自己的”方案是對的,又不願把時間浪費在無邊無際的扯皮和自證中。
於是,麵對質疑時,選擇強勢應對。
仗著腦子裡的“掛”可以快速建模推演,用無可辯駁的數據,去證明自己的正確性。
同時,相當於把彆人的方案斃掉,甚至駁的一無是處。
有些事實,可以通過數據驗證出對錯。有些理論和設想,是無法分出優劣的。
那就用實踐說事。
比如,和計算機所打賭……你們堅持你們的方案是優秀的,對吧?
我出錢,支持你們把設計落地。咱們比一比,看一看到底誰的方案更優秀。
如果你們是對的,咱沒浪費國家的經費。如果我是對的,把你們浪費掉的錢還我。
一場賭約下來,計算機所不但輸了,還成為上麵重點關注的對象。種種普遍存在的問題,被一次性集中挖掘出來。
其結果就是……從上到下的大換血。
這件事,給所有與曲某人打交道的單位,都敲了一記使人頭腦晴明的警鐘。
隨著向量計算機和小型通用計算機的巨大成功,以及一係列相關論文和學術成果的發表,曲某人除了官方名分外,已經在事實上確立了行業領頭羊的地位。
有一個算一個,不論對他個人滿不滿意,都不得不承認,集成電路和計算機軟硬件設計方麵,這個小年輕確實是國內頂尖的。甚至,很可能是世界頂尖的。
有了這一普遍性的共識,曲卓再發出聲音時,所有人都會認真的仔細傾聽。
即便心裡有質疑,也會在充分的思量和論證後,客氣的提出來。
這種情況下,他已經沒必要再咄咄逼人的像個炮仗了……
為什麼說這些呢?
因為,曲卓對計算機所拿出的幾套方案不滿意。
準確的說,計算機所一眾人的思路,被S-1型計算機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