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宣寧和榮仁義忽然上門,讓丁大姑緊張的夠嗆,老老實實的把知道的情況講了一遍……
其實她什麼都不知道,消息是聽一姓趙的大姐說的。
那位趙大姐也是空院長大的,比丁芳華長幾歲。前幾年父親調職蘇杭,趙大姐被安排到滬市外貿部門當會計。
丁芳華和幾個同學暑假時被派去滬市外貿部門打白工,這不就碰上了嘛。
其實,丁芳華在空後院,那位趙大姐是空院的,中間還差著好幾歲,在京城時隻能算認識,關係並沒有多好。
但如今丁芳華的心智不成熟了不少嘛,再加上他鄉遇故知莫名的親近感,倆人處的還不錯。
休班時,趙大姐帶丁芳華坐著烏龜車遊了蘇州河,去了南京路,逛了外灘,還介紹了不少朋友給她認識。
就是跟趙大姐會朋友時,丁芳華聽到一幫人蛐蛐著想招換外彙。
過後好奇的打問,趙大姐神神秘秘的告訴她,馬上就要放開,榮家少爺準備利用港島的關係辦公司。但缺錢,準備招股的事兒。
這年頭兒再有錢的人家,能存多少錢呀。了不得了像沒什麼生活壓力的丁家一樣,全家人攢上二十來年,存個兩三萬就不錯了。
大家都有數,榮公子開公司肯定是大手筆。幾萬塊錢換的外彙,就算彙率上浮百分之五十,入一股估麼也就占個百分之零點幾。
要是換個心大眼大,還好麵兒的北方人,多半看上小數點後的占股,甚至會覺得說出去都不夠丟人的。
但滬市人不一樣,明白隻要基數夠大,彆說百分之零點幾,就算零點零幾,產生的收益也是相當可觀的。
趙大姐是乾財務的,丁芳華在學校學了不少經貿知識。倆人一個劈劈啪啪的算賬,一個聽的眼睛放光……
要說丁大姑娘雖然有時候愣了點,但腦瓜並不笨。
她想到那十五枚龍洋賣的港幣,但知道絕對不能以自己的名義入股。畢竟她老娘隻報備了一枚,拿出那麼多錢,講不清楚來源會招災的。
悄沒聲琢磨了一番,準備回來後跟曲卓和喬小雨商量,把賣龍洋得的港幣投進去,股份曲卓幫頂著名頭,得的收益兩家對半分。
丁芳華打算的挺好,不曾想剛提個頭兒,後麵的打算不等說出來呢,曲卓就一個電話打到梅宣寧家裡……
直到榮仁義說了一番感謝的話,曲卓把倆人送出門,丁芳華還是有點不敢相信。
等曲卓回來,臉色發白的問:“真是騙子?”
“你說呢?”曲卓反問。
“也許……也許是那位榮公子,背著他爸偷偷乾的呢?”
“你說的那位榮公子,叫榮誌堅。現在擱港島經營一家叫愛卡的電器廠。那家廠眼下少說值三千萬港幣,他差那仨瓜倆棗嗎?”
“啊?三千……萬?”丁芳華傻眼。
坐那發了幾秒呆,大腦從死機狀態恢複過來,小聲念叨:“也許…也許是榮家彆的子弟呢。”
“榮家在內陸就六口人。榮仁義和榮仁義媳婦。榮誌堅和榮誌堅媳婦,再就是榮誌堅的一雙兒女。倆孩子一個不到十歲,一個剛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