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兩位老公子基於自身認知編排的一套說辭,根本禁不住細琢磨。
但是,很多時候就是這麼的無厘頭。
後世那些比這更漏洞百出的局兒,都不乏有高知人群上套兒,更何況是眼下這個人心更單純,見識也更短的年月。
陳棟屏請假到了滬市,隨便找了倆半熟不熟的人把消息往外一放,迅速一傳二二傳四四傳八,在滬市二和三的大圈小圈裡被當做緊俏消息傳播開來,並得到了非常積極的響應。
甚至蘇杭兩地,都有人兜兜轉轉的人托人聯係陳棟屏,上趕子的想入一股。
形勢一片大好,問題接踵而來。
這年頭的人雖然心思簡單,但滬市作為工業和商業重鎮,跟外界聯係的多,二和三們見識固然不多,但不是一點沒有。
起碼知道入股這種事,不是空口白話說一說就完事了。你那個公司到底是乾啥的?一分股作價多少?紅利怎麼個分法?
我把錢給你,你得跟我簽個正式合約,再回我一占股憑證吧?
麵對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複雜的詢問,兩位老公子一方麵用眼下隻是籌備,要等放開的正策公布,才會正式啟動為托詞安撫眾人。
一方麵想招兒聯係在華潤當差的熟人,詢問注冊公司的流程和花費。還有,招股的合約到底怎麼起草。
為啥不在內陸找明白人打聽?
不敢呀!
這要走漏消息,讓人知道世代經商的榮公子,連招股合約怎麼簽都不懂,那不露底了嘛。
就在這個雖然問題不斷,但一切總體向好,兩位老公子成天到晚湊一塊商量謀劃的節骨眼上,豫省紀律部門忽然找上陳棟屏。
開口就問:你搞的那個融資,到底怎麼回事?
陳棟屏這段時間撒謊撒的自己都信了,毫不猶豫的說出他和榮誌堅準備等放開後,合夥生意的打算。
故事不等講完,就被紀律部門的人打斷:我們已經聯係了榮誌堅,你所說的合作,根本就不存在。
“……”陳棟屏傻眼了。
雖然傻眼,但陳老公子很仗義,把所有事都攬到自己身上,半個字都沒提胡小洋。
主要是他心裡有數,知道雖然扯謊騙了不少人,但到現在為止,自己一分錢沒撈著,被騙的也沒人受損失。
所以,就算被戳穿了也不會怎麼著。
事實也正如他預料那般,紀律部門的人不疼不癢的批評了他一頓,並責令外貿局領導嚴加教育。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主要是榮仁義得知事主是哪個之後,表示彆讓鬨劇繼續發展就行。
潛台詞是:彆毀我兒子的名譽,其它的我不追究,你們也不用作難……
轟轟烈烈的事業眨眼間變成一場空,陳棟屏和胡小洋再湊到一塊時,晦氣勁兒就甭提了。
緊接著就是火大……哪個丫造的壞人好事?
特喵的願意摻一手就摻,不願摻和該乾嘛乾嘛去,把事情捅給紀律部門幾個意思?
見不得老子成事兒是吧?
心裡火大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