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裡有一個身穿道袍的老者正盤膝坐在蒲團上。
乾枯的麵容,沒有起伏的胸膛無不說明老者早已死去。
他身上落滿塵土,但看麵容似乎死去的還算安詳。
一個破舊的八卦挎包正放於他身旁。
陸離很謹慎沒有走去他近前,甚至都沒踏進這個山洞裡麵。
因為他不確定這有沒有設置什麼機關。
萬一他一進去,山洞整體塌了。
那外麵可還有他的上百枚竹簡呢。
站在洞口陸離用法力將挎包攝了過來。
隨後打開,就見裡麵有一個八卦羅盤。
一枚印璽、散碎的銅錢還有用獸皮書寫的一些東西。
陸離拿起印璽,隻見上麵用篆書刻著太史侍詔印幾個字。
太史侍詔?
陸離熟讀道家典籍,自然知道太史侍詔是什麼官職。
這是漢朝掌管風水、觀測氣候、推算曆法、卜筮吉凶的部門。
和後麵朝代欽天監負責的工作差不多。
不過他可是官麵上的人怎麼死在這裡。
陸離翻開那張獸皮。
片刻後一臉唏噓看著眼前這個人的屍體。
也明白他為什麼會以這種詭異的方式死在裡麵。
此人名叫凡明子,他師門一直與漢朝朝廷交好。
經常會派遣弟子加入朝廷,漢朝也沒虧待過他們。
全部都賜予了太史侍詔一職。
不要小看這個職位,受時代所限,當時道教對朝廷也是有很大的影響力的。
後來漢帝向獻王索要雮塵珠。
結果獻王知道後帶著雮塵珠和一部分百姓遷徙了。
這引起了當時皇帝不滿。
就派遣軍隊前來攻擊獻王。
這個凡明子就在其中。
而且也是用來抵擋獻王術法的道士之一。
接著他們找來此地。
當時獻王已經沉迷於成仙,蓋起了龐大的天宮和獻王墓。
凡明子他們到來後和獻王發生了戰爭。
獻王帶來的百姓們可就倒了黴,死的死,跑的跑。
不過他們也沒有想到有雮塵珠在手的獻王實力會那麼強大。
在軍隊弱於他們的情況下,憑借一己之力扭轉了戰局。
最後凡明子他們所帶來的士兵和將領幾乎全部陣亡。
就算前來幫忙的道士們也陸續死在獻王強大的水晶眼和雮塵珠之下。
好在他們也重傷了獻王,並將他困在獻王墓中。
後期獻王又突圍幾次都被凡明子他們擊退。
自此後獻王也沒了動靜。
為防止他逃跑。
凡明子帶著重傷的幾名道士守在蟲穀內。
並派遣活著的士兵去向朝廷報信。
可左等右等他們幾人也沒有等到支援。
沒過多久,這些受傷的道士也因為傷勢過重,油儘燈枯陸續死去。
在埋葬了這些人後。
凡明子有感自己的壽命也所剩無幾。
便用秘法刻畫了這個瘴氣大陣。
將自身化作陣眼。
為的就是封鎖住獻王墓,不讓墓中人出去。
那些竹簡都是那些死去道士所留,凡明子不忍心他們的心血跟著埋葬。
就分門彆類留在了山洞裡。
陸離這才明白為什麼獻王修為不弱。
可他就那麼莫名其妙死了。
雖然那時候的修士境界和現在不一樣。
但殊途同歸,都是修煉自身。
以獻王的境界活個千八百年肯定沒問題。
但他看著才百十來歲就沒了。
他早懷疑這裡麵肯定不正常。
沒想到竟然是被人打成了重傷。
這就能懂他為什麼將自己兒子封進青銅棺內了。
像他這種人知道自己要死一定會很瘋狂。
會想儘辦法找一條活的出路。
他也是在賭,賭自己能成仙。
看來他賭輸了。
陸離他們的到來破壞了他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