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第 48 章 武周(1 / 2)

秦唐之好 晏央 8107 字 8個月前

“咱們繼續講我阿翁之事吧。在農事方麵, 我阿翁實施均田製和租庸調製,在文化方麵,又建造了弘文館、史館、崇文館等來藏書……”

嬴政對建造藏書館興趣不大, 卻對後世的耕種製度很有興趣。

於是,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了李令月:“可否為我細細講解一下‘均田製’與‘租傭調製’?”

田裡的糧食產量對於一個國家而言至關重要, 但凡是頭腦清醒的封建帝王,就沒有不關心耕種之事的。

李令月對於嬴政會向她提出這個問題並不感到意外。

她對著嬴政點了點頭, 道:“將我大唐的無主之地租予百姓種田, 並向百姓征收賦稅。我阿翁通過這種方式,讓大唐從最初建國時的蕭條中漸漸緩過了勁兒來……”

均田製這種製度源自北魏孝文帝,彼時, 男、女、奴婢和耕牛均可授田①,北齊與隋、唐也沿用了這種製度。

到了隋唐時,官方取消了對婦女、奴婢的授田。一定程度上,這也使得在田間勞作的婦女們不得不依附於她們的丈夫②。

李令月無意評價李世民不給婦女、奴婢和丁牛授田究竟是對是錯,因為發展到武周一朝,隨著百姓人口激增, 土地兼並日益嚴重, 均田製已經隱隱有崩潰的跡象了——朝廷已經沒有足夠多的田地可以租給百姓耕種。

在這種時候,階級矛盾顯然才是主要矛盾。

想要重新分配蛋糕,至少得先保住蛋糕甚至將被人奪走的蛋糕重新搶回來再說。

武皇與李令月若要抑製土地兼並,維持住均田製,其難度顯而易見。

她們有心以法律的形式限定每家擁有的田地數量,每家可擁有的田地,則以爵位高低為準繩,依次遞減。

但既得利者絕不會乖乖吐出吃進嘴裡的肉,若要將新法推行下去, 她們必將受到重重阻礙。

在李令月率軍出征之前,武皇就在暗自為變法一事做準備。

這變法之事,不變則已,一變必要一鼓作氣,否則一切便前功儘棄。

李令月將大唐的種種情況分享給嬴政後,又補充道:“每個王朝發展到中後期,大概都繞不開土地兼並這個問題。我大唐如此,大秦日後亦是如此。雖說陛下眼下還不需要為此而擔心,但日後這也是陛下的大秦繞不過去的一道坎。”

早在李令月說起這個話題的時候,嬴政的腦子便已開始高速運轉了起來。

在他看來,李令月所說的這個“均田製”,與當初周王朝實行的“井田製”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譬如兩者都是拿出國家的土地,租給底下的人種,且都規定了這土地隻能供這些耕種者使用,不能隨意買賣。

若說其中有什麼不同,便是這“均田製”是直接將田地分發到種地的黔首手中,由黔首來繳納賦稅。“井田製”則是周天子將田地租借給底下的諸侯,諸侯又將土地租借給卿大夫與臣屬等,屆時,諸侯及其手下的卿大夫給周天子繳納賦稅。

坐擁這些田地的諸侯與卿大夫經過代代積累,勢力會變得越來越強。而在井田上辛苦勞作的黔首們,則沒有任何好處可拿,他們在耕種之時自然也提不起乾勁。

一百多年前,商鞅看出了“井田製”的種種弊端,於是,在變法的過程中,他“廢井田,開阡陌”,允許土地私有化。秦國的黔首想要獲得土地和爵位,便得拿軍功來換,上戰場去拚。

正因如此,大秦銳士才會如此悍勇,聞戰則喜。

這種獲取田地的方式,在戰時沒什麼問題,待天下平定之後,他又該將這一條換成哪種策略?

若是像李令月的大唐一樣,采用均田製,大秦與六國之地有沒有那麼多的田地?

嬴政漸漸皺起了眉。

秦國的軍功製是按照人頭來的,斬了幾顆敵人的頭顱,都對應著不同的爵位及田地獎勵標準。

若秦國大軍當真按照嬴政原計劃的那樣,逐一推平六國。等到六國滅亡之日,彆說拿出無主之地來實施“均田製”了,嬴政很可能連本應兌現的軍功製獎勵都給不出來——六國的土地是有限的,即使是他,也不可能憑空變出許多地來啊。

總不能把在戰場上立下軍功的老秦人都遷到六國之地去種地,讓原六國之地的黔首無地可種吧?若嬴政真這麼做,便又要滋生一場動亂了。

也是在此刻,嬴政下定了決心,對待六國,要儘可能以攻心為主,最好是能不費一兵一卒,直接勸說他們投降,將他們的城池與黔首納入到秦的管理下。

若六國國君實在不肯投降,嬴政也要儘可能減小戰爭的規模。如此一來,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軍功製無法兌現的矛盾。

待嬴政完成一統六國任務之後,再對土地這一塊的律法進行變更——而這一塊,往往也是最得罪人的。

用一種新的律法來替代軍功製,給黔首們一條新的上升通道……

一時之間,嬴政陷入了沉思中。

這時,李令月又對他道:“陛下莫要輕視文教方麵的力量。馬上打天下,馬下治天下。文教的功效雖非立竿見影,卻潛移默化,影響深遠。”

“譬如當今之世,士子對本國國君不滿,便會選擇離開本國,去尋其他的國君來輔佐,百姓們也在諸侯們的不斷征伐中隨波逐流,無所謂自己究竟是哪國之人。歸根結底,是他們缺乏對本國的認同感。”

“陛下若能以文教來改變這一切,讓百姓們忠於唯一的君王,讓官員與士子們都以‘忠君愛國’為榮,陛下的江山,才算是真正安定了。”

而李世民設置各大藏書館,大力鼓勵文教的發展,又有另一層用意——打破世家對知識的壟斷。

在當今戰國之世,還未出現什麼門閥世胄,但發展到後世大唐建國之時,世家的力量已變得不可忽視。甚至有“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這種說法,世家的勢力大到足以威脅皇權。

若不能打破世家對知識的壟斷,定會造成朝中可用的官員都出自各大世家門下的局麵,最終皇權式微,而世家愈發強盛。

這些不是嬴政現在需要考慮的問題,李令月正好講到這一塊,便順口將後世的情況分享給了嬴政。

“那麼,你們欲如何打破世家的壟斷?”嬴政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