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1 / 2)

秦唐之好 晏央 6383 字 10個月前

燕太子丹並不知道,燕王之所以會集結軍隊,並不是他提前預料到了秦軍的動向,而是他被一個名為蒯徹的縱橫家給遊說了。

以一己之力,攪動天下風起雲湧,這便是縱橫家們慣常做的事。

蒯徹來之前,顯然找人打聽過燕王喜的性情,知道燕王喜愛聽什麼,不愛聽什麼。

他一見到燕王喜,就滿臉喜色地道:“恭喜大王,大王即將天下揚名了!”

彼時,燕王喜正懶懶地靠坐在案後,聽聞這話,才終於來了點精神:“哦?此話怎講?”

蒯徹道:“近日一支秦軍圍了邯鄲,趙王倉促迎戰,不敵秦軍。為此,他獻出十城才解了邯鄲之圍。倘若大王集結燕國大軍,以襄助趙國的名義,命大軍前往趙國邊境打敗那支秦軍,一則可以借此機會蠶食趙國邊境土地,二則連秦國的虎狼之師都被大王打敗了,日後這天下霸主舍大王其誰?”

他的語氣極富煽動性,燕王喜也被他這慷慨激昂的語調帶的有些心腸澎湃。

隻是,一提起秦軍,燕王喜到底還是有些犯怵:“我燕軍如何能戰勝強秦的軍隊?”

他雖誌大才疏,但對自家軍隊實力如何,心中倒還有點數。

數年前,趙國還是趙孝成王趙丹執政時期,燕王喜趁著趙國被秦國坑殺四十萬大軍,還沒恢複元氣之際,發兵六十萬,戰車兩千乘攻打趙國。

彼時,邯鄲城中儘是老弱婦孺,燕國上下滿以為自家大軍定能橫掃趙國,誰知,六十萬燕軍竟被二十五萬趙軍打敗,燕國大將栗腹還被斬殺。

廉頗與樂乘乘勝追擊,率領趙兵一路打到燕都薊城,最終燕王喜不得不向趙王割地求和,才換得趙國退兵。

燕國連彼時半殘的趙國都打不過,又如何敢輕易得罪秦軍?

蒯徹似是知道燕王喜心中的顧慮,又與他分說道:“如今的趙國,已不是當初的趙國了。趙王偃繼位,廉頗出走,趙國實力早已大幅下降。秦國又何嘗不是如此?如今在位的秦王也不是當初的嬴稷了,而是他的曾孫。秦國落在個毛孩子的手裡,怕是早已外強中乾。大王正需要抓住機會,打響燕軍的名聲啊!”

“那秦軍也不過十萬人罷了,長途奔襲,又剛與趙軍交過戰,大王若大軍壓境,秦軍也好,趙軍也好,定然不是大王的對手!屆時,大王便可憑此功績,成為七國之首!”

燕王喜的呼吸開始變得急促,仿佛已經看到了那個美好的未來。

成為七國之首麼?

他無法拒絕這樣的誘惑!

“先生真國士也!若我燕國果然打敗秦軍與趙軍,寡人必拜先生為相國!”

蒯徹嘴上與燕王喜虛與委蛇,卻暗自籌劃著下一站該去何處。

他的上一站是魏國,他打著替魏王增遊說燕王,借燕國大軍來試探入趙秦軍實力的名義,從魏王增處得到了上卿之位與不少金錢資助。

他不知魏王增是否值得他效忠,但他知道,燕王喜一定不值得他襄助。

燕王喜沉浸在蒯徹為他描繪的美好前景中,一回去便急不可待地調兵遣將。

此次,他定會吸取上次戰敗的教訓,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然而,六十萬大軍不是那麼快就能召集來的,調集糧草也需一定的時間。

待燕軍一切收拾妥當,趕赴燕趙交界之處時,恰好與李令月所率的十萬大軍迎麵撞上。

在燕國境內與“秦軍”交戰,不符合燕王喜原本的設想。

不過燕王喜覺得,問題不大。他會用絕對的勝利,來向其餘各國昭示燕國的崛起!

……

遠遠的,李令月等將領便通過望遠鏡“看”到了前方燕國大軍的身影。

李令月看著烏泱泱一片人頭,挑了挑眉,用感歎的語氣說道:“看樣子,燕王也很期待與我們一戰。”

她的目光很快便落在了燕國士兵駕馭的兩千輛戰車上:“沒想到,有朝一日,我竟還能看到如此古老的車兵。”

戰車興起於春秋時期,根據其用途不同,分為用於進攻的攻車以及用於防禦和運送物資的守車②。因其造價高昂,且過於笨拙,無法適應複雜的作戰地形,在戰國時期逐漸由盛轉衰,直至徹底退出曆史舞台。

李令月利用收集到的情報,心中迅速將敵我雙方的實力分析了一遍。

燕軍首領是名將樂毅之子樂間,此人才乾平平。

刨除主將對軍隊的影響,單看燕軍的硬實力,這支軍隊雖實打實有六十萬士兵,但燕國的精兵,包括車兵,步兵與弩兵在內,僅有二十萬人,其餘的不是後勤兵便是沒怎麼見過血的新兵。

在一番權衡之後,對於如何打好這場仗,李令月心中有了數。

李令月一行人風塵仆仆趕來燕國,本就有些狼狽,他們人數又遠不如燕軍,樂間當即便對他們有些輕視。

他與此前邯鄲之戰的趙將樂乘是兄弟,此時,看著眼前的疲憊之師,他感到很是晦氣。

也不知樂乘如何會敗在這樣一支軍隊的手中,墮了他們阿父樂毅的威名。

然而,這樣的心理,在與李令月的軍隊打了個照麵之後,徹底被碾碎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