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當中多有美化,對這些隻字不提,但有不少同時期的學者偷偷把這些事情記錄下來。
元末明初俞本著的《皇明紀事錄》就記載“以應天府所屬上元、江寧二縣之民與胡惟庸為黨,將男婦長幼悉屠之!”
又有祝允明《野記》記載:“洪武二十三年,京民為逆,僇其半,以半遷之化外。”
以及陸容《菽園雜記》:“二十三年大殺京民。”
就連朱元璋在自己所著的《大誥》以及《明太祖禦製文集》當中都承認,大屠殺加大流放過後,至少有二到三萬戶,也就是十多萬名南京百姓不知去向。
根據《明太祖實錄》記載,因為在南京屠殺太多,導致朱元璋從洪武二十四年起,陸續從北平、山東、山西、陝西、河南、江浙等外地遷來數萬戶人民填充上元、江寧縣缺口。
光是洪武二十八年十一月,就從各地強遷了兩萬多戶民眾,移入南京,補充人戶。
胡惟庸真能夠讓首都附屬的兩個縣全部百姓跟他造反嗎?
顯然不是。
再加上朱標忤逆自己,不願意給孫貴妃披麻戴孝這件事,弄得朱元璋連親生兒子,嫡長子都要拔劍砍這件事。
足以見得朱元璋雖然是個政治生物,但性情卻非常殘忍嗜殺,情緒很不穩定。
在朱雲峰看來,百姓在朱元璋心中隻能排在第四。
第一是大明江山。
第二才是馬皇後和朱標。
第三則是其他子嗣。
畢竟連馬皇後和朱標的勸說都不聽,非要大肆屠戮功臣以維護統治就足以看出這一點來。
並且根據朱元璋自己所著的《禦製紀非錄》記載,他的那些兒子大半都在封地為所欲為,殘忍對待百姓。
結果朱元璋要麼隻是訓斥,要麼隻是把犯法的藩王剃掉頭發,根本沒有什麼嚴重的懲罰。
可見他的兒子比那些百姓重要得多。
哪怕史書裡多次記載朱元璋重視百姓的言論,也嗬斥子嗣要善待百姓。
然而論跡不論心,嘴上說要重視百姓,實際上卻對百姓極為殘忍暴虐,難免有些言行不一。
說句不好聽的話,也就是朱雲峰對他有價值,能對朱元璋看重的大明江山這件事上起到挽救大明未來滅亡命運的關鍵作用。
否則的話,一個朱家二十多代後裔,沒有任何感情的子孫,說殺也就殺了。
畢竟連跟隨他多年的親外甥李文忠都差點難逃一劫,若不是被馬皇後保住,恐怕早就死在了朱元璋的屠刀之下,更何況朱雲峰這個後人呢?
“所以這就是我要說的老朱家滅亡的真正根源啊。”
朱雲峰長歎了一口氣。
“怎地?”
朱元璋冷笑道:“死幾個百姓老朱家就沒了?大明就滅了?那麼多藩王兵權在手,又有何懼?”
朱雲峰搖搖頭道:“錯了,真的錯了,我想說的是,表麵上看分封製最差的結果也就是導致八王之亂一類,但裡麵的深層次邏輯其實是讓各地藩王失去了對大明的歸屬感,一旦大明陷入到危難之際,這些人根本不會認為大明江山有自己的一份責任,從而眼睜睜地看著大明滅亡。”
“何意?”
朱標看情況不對,連忙打岔詢問,試圖分散朱元璋的注意力。
“很簡單,分封製後,勢必導致中央皇權旁落,那些藩王在地方上擁有兵權、財政權,就有造反的能力。”
朱雲峰雙手一攤道:“那麼中央皇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勢必就會削藩。削藩之後,又該如何對待宗室?二祖的辦法就是養著他們,拿國家的錢養著一群蛀蟲,如此長久以往,離心離德。回看明末曆史,國家到了滅亡之際,隻有極少數藩王願意出錢出力幫崇禎,大部分藩王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福王朱常洵家財萬貫,豪宅田地無數,崇禎十三年李自成進攻洛陽,當時的洛陽巡撫和南京兵部尚書急忙來到福王府上,苦苦哀求富甲天下的福王能夠拿出一部分錢作為軍餉。”
“朱常洵拒絕,餓著肚子守城的明軍士兵憤怒的說,福王富有天下,卻不肯拿出一絲一毫給我們填飽肚子。於是憤然打開城門,福王被李自成斬殺。”
“蜀王朱至澍富甲天下,剛開始還能拿點錢犒賞守軍,但四川巡撫劉之勃勸他把家財拿出來招募人手守城,卻被他嚴詞拒絕。”
“結果成都被張獻忠攻破,家產全都被張獻忠奪走,要錢不要命的下場就是錢和命都保不住。”
“之後幾年的時間裡,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軍餉開支基本上就來源於福王府和蜀王府。如果這筆錢交給朝廷,又怎麼可能滅不了流寇呢?”
“而且明末本就混亂,官員腐敗無能,加上天災人禍,朝廷沒有銀子,還得花錢養那麼多米蟲,更加加大了國庫的開支,可以說分封製度是導致大明滅亡的根源之一!”
他看著朱元璋,認真地說道:“分封製讓藩王與中央皇權離心離德,讓被分封地的官員百姓衛所士兵與大明離心離德,而日益龐大的贍養藩王開支又嚴重拖垮了財政,老祖宗您自己說說,這分封製是不是開曆史倒車,是不是禍害了大明江山?現在您還覺得自己沒有錯嗎?”
“哼。”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都是你的一麵之詞罷了。”
死鴨子嘴硬。
朱雲峰腹誹了一句,然後說道:“那這樣的話就沒什麼好說的了,我回去之後給你整理一份明朝藩王怎麼禍害大明的資料,您自個兒慢慢看去吧。”
“你!”
朱元璋氣急敗壞。
朱雲峰雙手環抱在胸前,扭過頭去,不太想理他。
這些話本來就是客觀事實,他也沒有惡意中傷的意思,甚至很多事情都說得比較委婉了。
像那些藩王在自己領地怎麼禍害大明百姓,明朝後期幾十萬宗室有的富家天下,有的窮困潦倒,明亡之後,各地藩王稱帝,小朝廷多達五個等等事情他都沒有聊。
可以說,有明一朝,除了朱元璋時期的藩王還有點九邊鎮塞的作用以外,其餘時候基本上都是大明江山的蛀蟲,不斷地啃食著大明的根基。
但顯然“謊言不會傷人,真相才是快刀”。
老朱覺得這是自己引以為傲的手筆,如今卻被朱雲峰批得一無是處,自然怒火中燒。
朱標忙道:“這樣也好,亦有後事之鑒,便可參謀參謀。父親,如今大錯尚未鑄成,還有挽回的餘地,切不可諱疾忌醫,而一意孤行。”
“哼。”
朱元璋冷哼一聲,從椅子上站起來道:“要聽你自己聽吧。”
他回到了自己的書屋,眉頭緊鎖。
朱雲峰作為後世人,肯定對他做的政策有了蓋棺定論,因此他並不懷疑朱雲峰的話是假話。
但作為大明說一不二的開國皇帝,被朱雲峰左一句農民出身目光短淺,右一句害了大明江山,臉上實在是掛不住。
何況他也並不認為就一定是自己的政策害了大明江山。
因為他覺得這些政策是目前維護大明江山的最好手段。
如果不分封藩王,又怎麼合理地把下麵那些驕兵悍將的兵權收攏回來?
如果不設立衛所,又怎麼安置那麼多大軍?
如果不嚴格管控百姓,不讓他們隨意離開本地,不讓他們世襲戶籍,以至於流寇四起,治安混亂該如何是好?
這些明明策略都讓大明江山穩固如初,又怎麼可能會害了大明?
所以這必定是下麵的那些貪官汙吏作祟,歪曲了他的好意,將他的政策,導致大明滅亡。
想到這裡,朱元璋眼中的殺意更甚。
朱雲峰說他大開殺戒,導致大明滅亡,那他就更要大開殺戒,殺得血流成河。
對那些貪官汙吏,便要剝皮充草,如此重刑之下,將來看哪個官員還敢如此捏造歪曲自己的國策,敗壞自己的大明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