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通過網上查的資料以及讓季赫幫忙詢問一些農業局的朋友,朱雲峰大致有了具體操作流程。
首先就是他打算注冊一個農業公司,這點毋庸置疑。
隻有這樣他才能夠合理合法地弄來大量種子和化肥,從而想辦法運到大明去。
但有個問題。
那就是目前市麵上有些常規水稻被種子公司加了科技與狠活,留種了後續產量也會大幅度降低。
所以他必須去找那種沒有加科技與狠活的常規水稻種子。
這種種子其實非常多。
因為科技與狠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屬於陰謀論,確實存在,而且有這方麵的技術。
然而它本身就需要極大的技術支持和成本考慮,導致除了擁有自己科研團隊的大型種子公司外,普通種子公司根本沒能力這麼做。
並且最重要的是種子也有不同的品種,甚至每年都有新品種上市,不可能每個品種都能把這種技術運用上。
因此在實際上生活當中,那種加了科技與狠活的種子,往往都是大型種子公司研發出來的最優質、最尖端的常規水稻種子。
比如那種畝產一千五百斤以上的高產稻,而且能達到這個水平,還要看氣候、土壤、化肥等等條件。
普通常規水稻畝產一千二百斤左右的,根本不存在什麼科技與狠活。
成本都跟不上,種子公司得虧死。
因而可以留種的常規水稻品種非常多,隻是商業用途不能留種而已。
比如前段時間就有新聞,一個有一千多畝地的種糧大戶自留種,被種子公司告上法庭,最終被判賠償種子公司十萬。
這當中的邏輯是一個法律問題。
農民自留種是“自繁自用”,所以能夠被允許。
而種糧大戶和農業公司留種,屬於“商業目的”,觸犯了法律。
朱雲峰搞農業公司,大量租用田地,肯定要被劃為商業用途,那就不允許留種。
但這對朱雲峰來說有利。
畢竟他要留種的地方是在大明,大明那邊現代法律管不到,那自然無所謂,想怎麼留種就怎麼留種。
如此一來,朱雲峰也有足夠的理由和借口每年大量購買種子和化肥。
而以現在的科技水平研發出來的常規水稻,即便留種後能保證至少三四年內不會降低產量。
他租個幾萬畝地,想辦法弄個幾萬畝地的種子送到大明去,很快大明那邊就能弄出大量二代種子,迅速往推廣到南方地區。
隻是他需要找到那種最先進最優質且沒有加科技與狠活的常規水稻種子,這才是他要解決的問題。
其次就是大宗購買種子要遵守國家種子法辦理經營許可證,用多少都要報備。
農業公司作為經營一方,購買渠道基本來源於種子公司。
而種子公司往往是縣、市、省級農業部門的下屬單位,比如他們縣的種子公司就歸屬於縣農業局。
想買多少是農業局那邊說了算,這就要他去跟政府那邊交涉了。
不過在朱雲峰看來,這也不算什麼大問題。
雖然要報備,但這世上哪有送上門的錢不要的道理?
事實上種子公司都是在做虧本生意。
朱雲峰租個一萬畝,卻要三萬畝種子,種子公司能扭虧為盈,傻子才不願意乾。
至於用途,基本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反正都是為了縣裡發展做事,隻要不違法,很多事情其實都是可以商量。
所以在朱雲峰看來,種子的問題不算什麼大問題。
完全可以以囤貨為借口存放在倉庫。
隻要他把租地的事情搞定,縣裡巴不得他多買種子,給縣裡財政創造營收。
最後一個問題才是重點,那就是化肥。
根據朱雲峰在逼乎上查閱的農業專家給出的意見。
專家認為,就我國而言,1949年至今平均畝產增加的300公斤中,單純化肥因素約占30%。單純良種因素約占20%,單純水利因素約占10%。
單純其它因素(包括高廂壟作免耕輪作預留行間套作肥水管理在內的耕作製度改革,和農藥、農膜、農機等)10%。
多因素綜合作用結合(包括化肥、良種、土壤本身肥沃貧瘠程度、水利、農膜、農機、農藥、肥水管理耕作製度改革等)約占50%。
總得來說,化肥對糧食增產的作用極大,增產貢獻率還要超過種子。
好種子可能也就增產10-20%,但化肥卻能增產30%以上,甚至一些貧瘠的土地,貢獻率能達到50%以上。
因為化肥本身就是給糧食施肥,黑土地肥力足夠,施肥貢獻率不足20%。而那些土壤地力不足,施肥的重要程度就非常高。
隻是近些年來我國的化肥使用率在逐年下降,開始從大量使用化肥,轉變為化肥與有機肥結合使用。
原因在於長時間使用化肥,嚴重透支土地,讓原本肥沃的土壤開始貧瘠。
最典型的就是東北黑土地退化的問題。
所以很多地區的農民在種植主糧的時候會選擇用化肥跟有機肥,但種植蔬菜的時候,已經開始轉變為傳統的農家肥。
而大明那邊的土地應該不像現代那麼透支嚴重,初次使用化肥的效果將會非常驚人,通過與高產種子的配合,說不好增產程度能達到很高的地步。
隻是化肥這玩意兒不像種子可以留種,用多少就消耗掉了多少,需求量會非常大。
朱雲峰就算把全縣的化肥壟斷都供應不了整個大明的市場。
因而朱雲峰給朱元璋的計劃是先弄種子以及少部分化肥,然後就是他從現代搞到土法煉製化肥的技術。
雖然土法煉肥肯定不如工業化肥效果好,但至少也能提高不少糧食產量。
後期等朱雲峰的農業公司做大做強,自己開個化肥廠,或者想辦法弄一些設備去大明,在大明建造化肥廠,應該能解決這個問題。
事實上按照朱雲峰的構想,他以後做大做強,要搞出一個規模宏大的農業公司以及化肥工廠。
農業公司本身就有種子公司的經營能力,規模大起來之後,他就不需要從縣裡種子公司弄種子,而是自己就可以經營種子銷售。
化肥廠也是如此。
像二次元當中流行的金坷垃就是私營化肥廠,隻是後來倒閉了而已。
畢竟不管是乾農業公司還是乾化肥廠,私營經營競爭非常困難,打開不了市場,就麵臨倒閉的風險。
而朱雲峰不擔心這個問題,他的市場不是現代,而是大明。
基本上等他把農業公司做大做強,之後就能順勢建立起各類加工廠,從而為大明輸送工業能力。
“總的來說,就是隻要我把農業公司和化肥廠做大,那麼供應大明就不是什麼問題了,以後我建一個全自動化設備,搞個輸送帶,自動往地窖裡送東西,老祖宗你安排人搬就行。”
朱雲峰把他的計劃詳細說給朱元璋聽之後,最後才說道:“唯一麻煩的就是那麼大的產能,流入市場去了哪裡。平白無故消失肯定不行,所以我必須留下一部分產能,想辦法自己賣出去,還得報稅。根據我在網上查的資料來看,如果隻有進項稅而沒有銷項稅的話,稅務局肯定會查的。”
“嗯,這一點你要想辦法瞞過去,切不能暴露了咱們大明的存在,若是讓現代人知道可以來往我大明,大明危在旦夕,我也隻能移動石碑,切斷與你的聯係了。”
朱元璋認真叮囑,耳提麵命,這是他最擔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