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山西之殤(1 / 2)

“彆走神!”

朱友健看田守信發呆,開口提醒。

“臣知罪。”

“繼續寫。驚聞範炫超歸來,朕甚是興奮。

此子乃京師城破後,朕密旨遣去南洋,走海路,采購紅薯、玉米、土豆之種子,以及部分武器零件,不想如此迅速完成任務。

大功!賞十兩金錠!

另,由李邦華酌情嘉獎一路護航的鄭芝龍長子,鄭經。

令其在京等朕回師,並速派下轄水師船隻,運送半數種子北上,運至寧遠和錦州,安排士卒耕種。”

朱友健停了停,等田守信寫完,才繼續說:

“在萊州登陸的種子,迅速發給有山間貧瘠土地的百姓,儘快耕種。山東丘陵眾多,尋常作物出產極少,今年有了此三種作物,或許能飽食一年。

其餘采購之武器、零件,交給嶽家軍暫管。”

田守信一刻不停,洋洋灑灑的“翻譯”聖旨。

寫罷,呈給崇禎。

朱友健逐字逐句的看,還算滿意。

“用印,速速發回京師。”

“遵旨。”

田守信去了,朱友健走出房間,仰望星空。

星如寶石,隻是夜太黑了。

朱友健心思如天空般擴散開來,想了很多。

錦州收回來了,但這才是個開始。

鬆山、杏山、塔山、大興堡、大淩河堡的重建和修繕,山海關、寧遠到錦州官道的修整,遼東走廊的農耕和移民,都是急需解決的事。

稍遠一點,收複義州城、大寧城和廣寧城的戰事越早越好,兵力和糧草的問題迫在眉睫。

可是現在手裡能戰之兵最多8萬,這還算上了新附的3萬蒙古兵。

不但要分散在山海關、寧遠、錦州,如果收複大寧三城,也得重兵把守,8萬人遠遠不夠。

現在整個華北都處於農耕階段,大量抽調青壯勞力必定勞民傷財。

若不抽調,就無可戰之兵。

縱使如今連續打敗了闖賊、建虜,局勢依舊艱辛啊。

朱友健命人找了個躺椅,置於院中。

他走過去躺下,眯著眼,似睡非睡。

南京的弘光小朝廷應該已經知道崇禎未死了,不知道會請罪來降呢,還是負隅頑抗。

來降呢,兵力上的問題解決了,財政壓力隨之擴大。

頑抗呢,又得出兵征伐,百姓死傷不說,經濟形勢會受到很大打擊,今後的商業稅,會受影響。

山西還有兩萬建虜偏師,也不知道李自成能否應付的了,會不會如曆史上一樣,一敗再敗,最終死在九宮山。

山西會不會如同曆史上一般,被建虜一再屠城。

政局穩定後,還要撤銷幾千年來的農業稅、人頭稅;更改科舉內容;新建科研機構、新聞機構。

更不用說蒙古諸部、西域宗派、沈陽女真、雲南土司、台灣的荷蘭人,西藏的各大勢力……

千頭萬緒,朱友健現在太明白帝王的難處了。

“頭疼!”朱友健喃喃。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