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說書先生(1 / 2)

崇禎信步走在太原街頭,看著百姓們喜氣洋洋的搬進新宅,收拾房子,一派欣欣向榮,心裡得意的很。

“守信啊,咱們去城頭看看。”

田守信聽了,連忙派人去城門安排。

等崇禎慢悠悠的逛到城門口,花封等將領早已整隊恭迎。

“末將叩見皇上。”

“免了,莫行大禮,擾了百姓。前頭帶路,朕要登城看看。”

“遵旨。”花封朗聲道,連忙小跑在前,引著崇禎登上城牆。

太原城自洪武年間開始修建,近三百年來不斷加固,現在已頗具規模。崇禎駐足城頭,向城內望去,清晰可見城中9街18巷,好一番氣象。

花封向身後一個眼神,一個文士模樣的人小步上前,躬身道:“皇上,太原城乃棋盤式道路格局。設有四個城門。”

崇禎並沒有回頭,那人見無人阻止自己,繼續說道:

“東門曰‘觀瀾’,甕城外青石匾額‘東汾聚秀’;西門曰‘望翠’,甕城外青石匾額‘西兌金湯’;南門曰‘進賢’,甕城門外青石匾額’桐封晉陽’;北門曰‘奉宣’,甕城門外青石匾額‘古原屏翰’。”

講到此處,崇禎才轉過頭來,望著這人,問道:“花封,這位先生是誰?”

花封連忙道:“此人是城中一說書先生,臣聽聞他對城中各處事情所知甚多,故而請來。”

崇禎聽了,眉頭微皺,心道如此來曆不明之人,怎敢隨便帶到朕身邊,這花封或許是個將才,但絕對不是個治才。

“既然如此,那有勞先生給朕說說了。”朱友健心裡雖有些怒氣,但不露聲色,讓那人繼續講解。

“草民遵旨。皇上,太原城門之上,有門樓4座,北城門樓供奉‘伏魔大帝’關羽,坐鎮北方之神位,保一城之平安;

東城門樓供奉‘文昌帝君’,期盼文化發達、科舉考試人才輩出;

西城門樓供奉‘財神’,希冀縣城繁榮、百姓富裕;

南城門樓供奉‘藥王’,保佑人人健康平安。”

崇禎聽了點頭。

那人繼續道:“太原縣城為鳳凰城規劃設計理念,寓意像一隻展翅高飛的鳳凰,東、西門為鳳之雙翼;南門為鳳尾,北門及甕城,為鳳凰的頸和鳳首,甕城中有兩眼水井,為鳳之雙目。鳳凰頸北首東,意寓丹鳳朝陽,吉祥如意。”

崇禎聽了,轉頭走向城牆外側,笑道:“你對這些倒是了解豐富,不知先生可知,若建虜殺來,此城該如何防守。”

花封緊跟上崇禎步伐,心裡卻疑問,皇上怎麼會問這鄉間草民防守之策?

那人也隨眾人跟上,小心說道:“草民不知兵,但是皇上問了,草民就按說書故事上的方法,胡謅兩句。”

“大膽!怎敢信口開河!”田守信大喝。

崇禎擺擺手,示意那人暢所欲言。

那人不慌不忙,緩聲道:“回皇上,如果按現在的形勢,城中人口充足,我軍士氣正盛,建虜回殺而來,固守即可。

我們隻要諭城外鄉民,早將家中用度糧食、柴草、牲口、家火、箱櫃,儘數搬入城中。

阻止城中之民將油、木、石、锛斧、糞便、斑貓、焰硝、柳灰等物儲備城頭備用。

一旦建虜來攻,便將壯丁編隊,隨將士輪流守城,用箭射之、用石砸之、用糞水澆之,用火燒之,一月內,建虜必斷糧而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