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健腹誹一陣,問道:“遼東可有消息?”
聞軒連忙道:“建虜那邊管的嚴密,還沒有打聽到他們內部消息。
大寧那邊傳來的消息與內閣送來的不大一樣。”
“哦?怎麼?”
“內閣說是遼西侯尋到了太子殿下。見龍密探打聽到的消息是,太子殿下是從大寧城偷跑出來的!”
“偷跑出來?談何容易!”
“具體還不甚清晰。大體上的過程是,太子隱匿大寧城,不斷向外傳遞軍情,在大寧城破三天前,趁夜下城去往遼西侯軍中。”聞軒緩緩道。
朱友健聽了,皺起眉頭:“看來此事有蹊蹺。等太子回來,朕再去親自問他。”
聞軒聽了,秒懂崇禎心思,“太子北狩這件事,由崇禎自己詢問,他人就不要打探了。”
想到這,聞軒立刻回複:“臣這就讓見龍停止探查太子之事。”
朱友健滿意的點點頭,又問道:“漢中和關中那邊如何了?”
相比於建虜的情況,漢中兩處的情況就清晰多了,聞軒朗聲道:
“關中各城都被阿濟格占領了,大多是由漢人降軍守衛,由孔有德總領各項事務。
阿濟格主力大軍經秦嶺儻駱古道進軍漢中,和張獻忠野戰兩場,各有損傷。
據說,獻賊損兵折將,大將艾能奇戰死,張獻忠也受了傷。但是阿濟格那邊也不是很好,損了數千人馬。”
朱友健尋思,曆史上張獻忠是被豪格射殺的,現在豪格遠在盛京,不知這一世,這個大魔頭還會死在建虜手中吧。
“那漢中城中的守軍出來沒?”朱友健問道。
“沒有。漢中守將是闖賊營中的吳汝義,先是被獻賊圍了幾天,堅守不出,在之後阿濟格入漢中,他自然樂的坐山觀虎鬥。”
“哈哈……這倒也是。現今他們三方陳兵何處?”
“回皇上。目前阿濟格在城固縣,張獻忠在西鄉縣和鎮巴縣。各自都在調兵。”聞軒道。
“嗯。讓他們打吧。也好給朕半年時間休養生息和練兵。”朱友健難得聽到好消息,依舊笑著,道:“襄陽的李自成和武昌的左良玉有動作嗎?”
“李自成正在備戰,看不出何時進軍武昌。倒是左良玉動作頻繁,有異動。”
朱友健聽了,感覺武昌那邊和曆史上出入不大,說道:
“左良玉勢大,傭兵自重不聽調令。據說福王登基詔書送去武昌時,他不讓開啟,最終實是湖廣巡撫何騰蛟等人的勸說下,才勉強同意開讀的。”
聞軒吃了一驚,心道:“此等情報,皇上怎麼知道?錦衣衛和東廠都沒有進入武昌啊,難道皇上還有一支密探?”
朱友健沒有停下,“左良玉算不上朱由菘的擁立之臣,與南京不算親近,這會,怕是要去南京清君側了吧!”
“皇上聖明!”聞軒大驚,如此機密,他才剛剛得知,他實在想不出崇禎為何了解的如此清楚。
“朕是猜的?怎麼,猜對了?”
聞軒才不信崇禎是猜的,訕訕的開口道:“皇上設想的與事實不無一二。左良玉調兵遣將,不是要西征李自成,而是準備去南京奪權。”
曆史上,南京為“假太子”、“童妃”等案件鬨得你滿城風雨,馬世英等人又在官紳中引起強烈不滿,這給左良玉提供了避戰東下的借口。
很快便偽造了“皇太子密諭”,順江東下殺往南京,一路殺燒搶掠。詭異的是他發兵第四天便病死。
其子左夢庚領了大軍,漸漸逼近南京,於此同時多鐸攻下南京,阿濟格打敗李自成,將左營圍在中間,最終左夢庚投降了建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