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全權指揮(1 / 2)

見崇禎六個字概括了自己意思,張煌言明白,皇上看的比自己透徹。

崇禎知道張煌言是江南人,故友親屬盤根錯節,暫時不好將自己收儘江南官紳家產的規劃說出,隻好打了個哈哈:

“你還年輕,看不懂朕的戰略很正常,這就算是給你一個考題,回去慢慢思索,等想通了,再回來告訴朕。”

皮球被踢回來了,張煌言心中苦笑,隻能口稱遵旨。

“守信,將這張地圖給他們二人看看。”崇禎換了話題。

張、鄭二人恭敬的接過,細細看了,頓時覺得很是新穎。

這張地圖事無巨細的將城牆、房舍、山丘、河流、水井、樹林、農田、道路都按實際比例繪製了出來。

同時加以文字標注,一眼望去,就能將京師周圍的情況儘收眼底,對於排兵布陣、隱藏埋伏、預判敵情有著重要意義。

“這是京師和周圍部分區域的地圖,朕根據記憶連夜畫的。

給你們看這個,主要是告訴你們一個方向,去了遼東半島,采用朕的繪圖方法,繪製半島地圖。以備後用。”

“臣明白了。”鄭森回道。

“好了,朕還要批奏疏,你二人回去吧。近日你們要多走動,多交流,謀劃一下戰事細節,做到胸有成竹。”

“臣遵旨。”

“末將遵旨。”

……

一晃半個月過去了,軍火局將大批火器運往天津,已經裝船。

6000飛龍軍也先一步前往天津,在近海進行海戰和登陸訓練。

張煌言則帶著600步槍騎兵在京畿各地拉練,以求儘快磨合。

一開始,士卒多有不服這位火速提拔上來的遊擊將軍(正三品),認為這是運氣使然。

但是半個月下來,看到張煌言的高超的武藝和淵博的舉人的身份,領教過他對騎兵作戰天才般的指揮能力,不服氣的輿聲才漸漸平息。

明末天氣相對後世更加寒冷,崇禎根據官員的預測,決定儘快出兵。

這天,崇禎傳旨召見鄭森和張煌言,做最後的囑咐。

崇禎先行前往軍機處,早已恭候多時的李邦華、範景文連忙行禮。

現在人才稀缺,軍機處還沒有獨立運作,屬於內閣的下屬單位,隻是內閣眾多房屋內,一間用於討論軍機的辦公室而已。

君臣三人先進行了部分討論,過了約麼半個時辰,張煌言和鄭經匆匆趕到。

見皇帝和內閣等待自己多時,連忙請罪。

“你們軍務繁忙,來的已經很快了,何罪之有。”崇禎道,“過來看看吧。”

鄭、張二人聞言謝恩起身,走上前去,頓時睜大眼睛。

他們身前,是一個微縮形的山水場景,山川河流曆曆在目。

“皇上,這個城池是旅順?”鄭森失聲道。

崇禎點頭。

張煌言還未平複驚訝的心情。

他看的出來,這應該是遼東半島的微型地圖,但是,不是平麵,而是立體的。

給人更加直觀的感覺。

“這個沙盤說不上多麼精準,畢竟遼東半島的地圖本就不精準。朕近些日子找了多位精通地圖繪製,和到過遼東半島的人,一起努力,才製作完成。

也隻能到這種程度了。如今隻能作為參照,不可儘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