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淩河之戰,皇太極率軍圍殺明軍將近三萬人,俘虜近兩萬人。
鬆錦之戰,大明十三萬大軍灰飛煙滅……
大明與女真人的各場戰爭中,勝少敗多。如今攻旅順、奪金州的大勝,必將載入史冊。
林元泰沉吟片刻,緩聲道:
“給戰死的兄弟立碑!將斬殺的2800多建虜的頭顱,一半懸掛在城門和城外道路旁。另一半遣人往北邊運去,掛到複州境內。”
“遵命!”士卒鄭重行了一個抱拳禮。
“派2000人回旅順,幫助鄭總兵儘快摸清土地,開始分田!”
“遵命。卑職這就點兵回去。”
戰鬥結束後,金州城外沒有選擇南下的漢人也進了城,與城內的同胞一起,興高采烈的幫著明軍處理後續事宜。
那些身強力壯的,開始幫助明軍修複倒塌的城牆。
那些老弱婦孺,儘自己所能的幫助明軍做飯熬粥、修補衣物。
那些能讀會寫的,早早被征往府衙,當日就開始了田產造冊、人口登記、厘清城內物資等事務。
他們發現這些明軍跟自己記憶中的不一樣。他們殺起敵人來凶狠冷酷,對待百姓卻異常溫和。
不像大明曾經的官兵,殺虜無能,剿匪無力,擾民第一。
……
先一步趕往旅順的漢人,一路都處在驚歎中。
他們驚奇的發現,遼南已經征戰數天了,金州以南的農田竟然完好無損。
他們震驚的看到,去往旅順的路上,每隔五裡,路邊就有一棵掛滿辮子頭的大樹。
等他們陸續趕到旅順,當他們看到隊列整齊的大明官兵,看到城頭高高飄揚的日月旗,便有種回家的感覺。
他們更看到赤紅飛龍旗,湛藍蒼龍旗,蒼翠躍龍旗。得知那是崇禎皇帝新成立的大明新軍,民族自豪感充斥了內心。
鄭芝豹每天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站在城頭,向內看熙熙攘攘的百姓,向外看源源不斷進城的金州百姓。
“這是我的旅順!這些人都是我轄區內的子民!哈哈哈……”他時常這樣癡笑。
更讓他開心的是鄭森臨走時給他說的話:
“皇上有意將旅順建成北方最大的商業港口,讓大明海上所有的商船來此停泊和做生意!”
鄭芝豹當時就興奮起來,旅順啊,大明數得著的不凍港。
如果朝廷鼎力支持,自己就能成為半官半商的土皇帝,不僅僅是遠洋生意的利潤,更有商船過往所交的保護費,這白花花的銀子,還不都進了自己的口袋!
所以他馬上放棄了偷偷收田賦以中飽私囊的念想,嚴格按崇禎的旨意,留出部分軍田後,將大部分土地分給百姓,同時表明,?隻要田地主人不離開遼南,朝廷永遠不收田賦!
這一消息迅速傳遍旅順,百姓爭先恐後的幫助明軍丈量土地,心潮澎湃的靜等分田。
一天後,金州回援的士卒趕到,分田大業如火如荼的在旅順展開……
與此同時,明軍中的教導官按計劃走出軍營,前往田間地頭,對百姓展開思想教育。
他們利用分田說明會的機會,結合田間地頭交心談話的形式,借著百姓分到耕地的契機,潛移默化的傳播忠君愛國的思想。
不僅將感恩崇禎、擁護大明朝廷的思想廣泛傳播,更將踴躍參軍、保家衛國的意識深深植入百姓心中。
又過了數天,一艘快艇自天津港駛來,內廷二號人物,司禮監提督太監胡開飛,身穿玄色華服,信步下船。
他環視一眼,看到鄭芝豹後,立刻喜笑顏開的走了過來:“鄭總兵,咱家這廂有禮了!”
。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頂部"加入書簽"記錄本次(第152章 恩賜福報)的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蘭嵐謝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