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看著定王倔強的小臉,會心一笑。
他早就料到定王會整這麼一出,隻是沒想到這個孩子如此沉得住氣,到了這個節骨眼上,才過來請戰。
「可以!」崇禎朗聲道。
定王本來準備了一整套說辭,什麼朱家血脈必須馳騁沙場,什麼皇子收回朝鮮更顯得重視番邦,什麼自己絕對能勝任……
結果,自己父皇直接答應了,將定王噎的半天沒回過神。
崇禎笑笑,他本來就打算讓定王帶兵前往朝鮮。
一是因為豪格缺兵少將,朝鮮也不是產強兵的地方,不會有太多惡戰。
二是由大明皇子前往朝鮮平虜,能更好的招攬朝鮮中的親明人士,儘最大可能減小阻力。
最後,是為了讓定王培養自己的羽翼。
因為定王早晚要帶人離去,或是走陸路,向東北,穿過白令海峽進入美洲。
或是走海陸,沿著海岸線直奔後世的西雅圖或者舊金山登陸。
不論走哪條道路,都需要先在美洲西海岸建立據點,然後翻越崇山峻嶺,才能到達廣闊的中部平原。
同時還要戰勝歐洲人,才有可能在後世米國東南的亞熱帶濕潤區和五大湖區域,站穩腳跟,發展出強盛的新大明。
這就需要定王有一支忠於他、同時適應長途跋涉的軍事力量。同時還要有大批願意追隨他的百姓。
故此,幫助定王培養羽翼,就成了崇禎的一件大事。
定王自然不可能知道崇禎遠大的設想,他驚疑不定的問:「父皇怎麼這麼容易就答應了!」
「因為我兒優秀啊。朕覺得,你一定能平定朝鮮!」崇禎麵帶笑意,很是慈愛。
定王很是感動,連忙跪下,向崇禎磕頭。
「起來吧。你先好好思量一下此戰的戰略,最好整理一下,出征前和吳三桂、陳永福好好協商。」
定王聞言一愣,「怎麼,父皇不是讓我單獨帶兵?」
「怎麼可能!」崇禎朗聲道,「就算朕出兵,也要帶足良臣猛將,我皇兒出征,難道還能是光杆司令不成!
陳永福善謀,吳三桂善於決斷,有他們輔佐你,此戰必勝!」
「那海州、蓋州、複州等地,由誰駐守?」
「就算吳、陳二人不去朝鮮,朕也不會讓他們駐守在那種城池。他們是開疆拓土的大才,不能如此浪費!」
「兒臣明白了!」
「你先下去好好整理思緒,想好後,向朕彙報!朕還要看看封賞名錄,你退下吧。」
「兒臣遵旨,兒臣告退。」
定王退下後,崇禎拿起厚厚的封賞冊子。
封賞名單長達千行,足有幾十個冊子。這很讓崇禎頭疼。甚至不想挨個去看。
這些有功之人不全是在前線浴奮戰拚殺的將士,有許多非戰人員,甚至有很多人壓根沒見到敵軍模樣。
因為,隻要提到科爾沁等三部蒙古騎兵的功勞,就要順帶寫上早先派去蒙古部落官員的宣撫和教化之功,正因為他們出色的工作,這些部落才對大明忠心耿耿。
獎賞攻破盛京的將士,就得嘉獎京師裡倪元璐等人在後方籌措糧草、輸運兵餉的功勞。
封賞吳三桂等人圍點打援的大功,就得表彰情報工作和大營中的後勤支持,還要表彰其他未出戰的部隊嚴防死守的功勞!
當細致到攻克撫順、開原、鐵嶺這些戰鬥時,要給挖掘地洞、填埋炸藥包的士卒封賞,同時還要獎賞在後陣開炮壓製城頭守軍的炮手,更要將衝進城裡拚殺的將士摘出來,一一給賞。
總之,大勝之後,封賞要皆大歡喜,大軍才能眾誌一心。
崇禎見到首個衝進沈陽城的士卒姓名,他打了個勾。
見到首個衝進建虜皇宮的士卒姓名,又打了個勾。
為您提供大神一紙鳳冠的《崇禎之軍火大明》最快更新,!
第236章?皇上我怕免費閱讀:,!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看著封賞名冊,越批越是困倦,不禁哈欠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