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崇禎還要讓百姓,知道,朝廷,是公正的,皇帝是一心為民的,即便眼前的青天大老爺累死了,朝廷一定還會派來新的好官,為百姓造福。
隻有這樣,才能使得百姓安安穩穩的生活下去。
「可是,他貪墨的糧食怎麼辦?」周櫻落心疼。
崇禎起身走到門外,看向西方:「錦州就這麼大,糧食如果憑空消失,必然是被轉運出去了。
可是關內糧食充足,賣過去值不了幾個錢。遼東初定,繳獲甚豐,也不需要太多糧食;移民初到,本就沒多少錢財買糧。
那麼,房尚賢能賣糧賺錢的地方,就隻有……蒙古!」
田守信一驚:「難道房尚賢將糧食賣給了漠南蒙古?」
崇禎搖搖頭:「雖有一定可能,但在朝廷的接濟下,漠南蒙古的糧食還算充足。」
「皇上的意思,房尚賢資敵?」田守信大驚失色,漠南蒙古確實不缺糧食,就算缺,也會去喜峰口等地與明國官府交換。
畢竟,他們已經歸附大明,部落內還有明國官員坐鎮,不會通過走私手段購買大量口糧。
願意而且有實力一口氣買下這麼多糧食的,必定是土默特蒙古等因建虜滅亡而缺衣少糧的部落了。
田守信明白此間利害,連忙道:
「皇上,臣這就派人往西,尋找房尚賢的糧車!」
崇禎擺擺手,「不必了,朕已經讓錦衣衛去了。」
其實,在前幾天,見龍軍就發現了錦州北部的大淩河岸邊,有大隊車馬經過的痕跡。
而且是在運糧路線分離出去的。
當時崇禎還沒想過有人敢偷賣移民糧。
但這種突然出現的車馬,絕對不是好的現象。
所以一路乏味的崇禎,帶著十幾人溜出皇帝儀仗,在錦州附近微服私訪。
很輕鬆就發現了移民口糧短缺的情況。
到這時,崇禎隱隱生出了不祥的預感,立刻聯係錦衣衛和東廠,讓他們分頭行動,徹查運糧和分糧台賬。
隻可惜,房尚賢將賬目做的太過完善,騙過了大明特務機構,可經過九年義務教育的朱友健輕鬆看到了其中的紕漏。
但是令他沒想到的是,錦州官員不僅賬目挺好的,演戲的本事也很好,錦州的移民拿著口糧,幾乎將這些人當做救世主。
迫使崇禎不好直接開刀了。
此時,一隊20人的錦衣衛,帶著300征遼精兵一路疾馳,向著西方而去。
他們知道,房尚賢要倒賣移民糧,就不可能走大路,隻能小心避開城池、村落和蒙古部落,所以,他們行的一定很慢。
隻要他們慢慢尋找,總能找到蛛絲馬跡,順著車隊的痕跡追到。
第三日,房尚賢勞累而死的消息傳遍了錦州各地,百姓一片哀嚎。
「恰巧」路經此地的大明皇帝得知後,親自下旨厚葬,並追封了爵位。
同時向百姓表示,一定會派更好的官員來錦州,造福地方。
周櫻落看著泣不成聲的百姓,心裡差點真的以為房尚賢是個清官,要不是她知道事情始末,估計也得跟著掉幾滴眼淚,抱怨老天不長眼了。
百姓一邊哀悼房尚賢,一邊感謝朝廷,對著崇禎三拜九叩。
「有這麼好的皇帝,我們還愁什麼!」
「這麼愛護子民的朝廷,都是崇禎皇帝一手組建的啊,吾皇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