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獻俘大典(1 / 2)

對於崇禎不顧朝臣呼喊,自顧自的離開大殿,官員們都是憤慨,當日就有無數彈劾定王的奏疏湧入皇宮。

崇禎看都不看,全部留中不發,同時下旨,臘月二十八這天舉行「獻俘大典」。

俗語裡,「年廿八,洗邋遢」,全國人民都在這一天打掃衛生,清除一整年的灰塵,也祈求去掉一整年的壞運氣。

在這一天獻俘,也有打掃乾淨天下的意味。

「這仗是皇帝打的,俘虜是皇上抓的,為何要搞獻俘大典?」有官員質疑。

「是啊,由誰獻給誰?組織一個慶賀勝利的典禮不就是了,偏偏是獻俘禮!」

禮部的官員發著牢騷投入了緊張的籌備工作。

因大明朝自萬曆三大征後,再沒有過像樣的大勝,對於獻俘大典這種事情,所有人都沒有工作經驗,更沒有可供參考的樣板。

禮部甚至開始緊急調閱明成祖時期的相關記載,指導如今的工作。

也幸虧近期有不少俘虜被押解到京師,幸虧有在平遼之戰斬獲的數萬虜兵人頭運了來,幸虧蒙古諸部落的王爺都在京師居住。

此外,北征的部分飛龍軍駐紮在京畿,可以調過來閱兵,增加大典的內容。

同時,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西洋國家的使節和商人也收到邀請,一同參加盛典。

如此一來,籌備工作更加繁重,還麵臨時間緊迫,人手不夠的情況。

為此,崇禎親自下旨,點名抽調了一些官員去禮部幫忙。

整個朝堂瞬間忙了起來,彈劾定王的奏疏頓時減少。

於此同時,為定王辯護的奏疏多了起來,朝鮮戰事的細節也漸漸清晰。

太子黨一邊彈劾定王屠殺朝鮮宗室、收買人心,一邊恭賀朝鮮歸附。

定王黨一邊歌頌定王的文治武功,一邊痛斥朝鮮三心二意,同時沒忘了恭賀大明再次開疆拓土。

崇禎笑看朝臣筆墨交鋒,看著他們有理有據又相互矛盾的言辭,不斷慶幸前世看足了曆史劇,要不然,定然會犯舉棋不定的毛病。

在朝堂不溫不火的爭吵中,臘月二十八到了。

這天,在午門前空地上,大明舉行了盛大的典禮,順帶舉行了凱旋之師的閱兵和歸附部落的覲見禮。

此番閱兵,禮部是為獻俘禮作鋪墊,並不是為了炫耀武力,所以沒有實戰項目的演練,大軍主要是走儀式和隊列。

威武的飛龍軍邁著大步走過,散發著衝霄的殺氣,高呼必勝。

文武大臣隨著皇帝和太子等在城樓觀看,當一個個整齊的方陣走過,當震天的呼聲響起,當禮炮轟鳴,所有人都震撼了。

這真是百勝之師啊!

隨後,盔明甲亮的明軍就壓著破衣爛衫的俘虜隊伍走了過來。

大部分俘虜都留在了遼東,充作奴隸,現在參加獻俘禮的,大部分是近期從遼東押回來的,還有部分是在錦州之戰中俘虜來的,今天用來充數。

現在,萬餘人的俘虜隊伍,跪在午門前,額頭緊緊貼在冰冷的地麵上。

另有建虜近百人的俘官俘將,被按刀侍衛押著,走到午門最前,在大喝聲中跪了下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