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高第的彙報,崇禎眉毛一挑:「這麼快就降了,闖賊手下的將領太沒骨氣了。」
「流賊都是些不義之徒,哪裡有骨氣一說。」高第不屑。
崇禎點頭:「那阿濟格有何動向,有沒有準備南下或者東進?」
「從目前情況看,阿濟格沒有繼續用兵的打算。畢竟,他將關中漢中百姓屠戮殆儘,兵力和糧草都不夠!」
「可憐我大明百姓啊。」崇禎感歎,「你繼續打探,同時讓山西陝西等地做好準備,應對阿濟格北返草原的可能。」
「遵命。」
……
南京。
朱由菘手中拿著塘報和東廠的密報,愣愣出神。
他的大明,控製著華夏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的地方,而且受戰亂破壞最小,又有自己帶來的福王府的財富,小日子過得還算富裕。
8個月前,剛剛登上皇位的他,聽了馬士英的諫言,將史可法下獄,並將錢謙益解了職。
雖說很好的壓製的東林黨的聒噪,但是也做大了四鎮的權力。
四鎮也趁著這個時機招兵買馬,擴充自己的實力。
一時間,南京朝廷兵多將廣,表象上已經強於崇禎時期的軍隊了。
隻可惜四鎮一味的沉迷在江淮地區追歡逐樂,同時也因為策立之功,位高權重,在朝中呼風喚雨。
大有架空他的勢頭。
朱由菘雖然貪玩,但是依舊很看重手中的權利。故而他重新啟用了史可法,任他為兵部尚書,任命錢謙益為禮部尚書,以扶持東林黨,對抗四鎮。
同時,他秘密組建了忠於自己的東廠隊伍,調查朝中事務。
不查則罷,一查真嚇了他一跳。
他本以為北方丟了後,江南各地不需要搜刮大量糧食、銀錢、布帛彌補京師、九邊等處的耗費,朝廷財政應該綽有富餘,江南百姓的負擔雖不至於有所提高,但也不會加重負擔。
可是,東廠彙報給他的情況,卻是四鎮拚命搜刮百姓,以便豢養自己私兵,朝中大臣的貪腐比之崇禎時更重,南京國庫竟然入不敷出。
在馬士英等人的操持下,江南不僅沒有廢除三餉,沒有執行三年免征的政策,甚至還巧立名目,竭澤而漁的征稅。
唯一一次減免錢糧,還是自己登基時,全免了山東三年賦稅,更免了北直隸的五年賦稅。
這兩地,從來就不在自己控製範圍之內好不好。
朱由菘想了半晌,拿起朝廷抵報看了看,隨即惱怒的扔了出去。
他看到,朝廷幾乎沒有出兵,軍費卻極度膨脹,前幾天,請餉的奏疏又來了。
「楚鎮兵五萬餘,需銀一百八萬;四鎮兵各三萬,需餉二百四十萬,本色一百萬;京營六萬,需餉一百二十萬,複有江督、安撫、文武操江、蕪撫、黃斐等八鎮,共兵十二萬,計餉二百四十萬。
合計七百餘萬……
另有俸祿、國用之銀,水旱災傷之減,這一年下來,朝廷竟然缺額二百五十萬兩,國庫存銀僅僅一千零幾兩!」
更令朱由菘憤怒的是,自己的內帑幾乎空絕,國庫也已經見底,四鎮之一的劉澤清竟然光明正大的在淮安大興土木,建造連雲甲第庭院,一心經營安樂窩。
黃得功和高傑兵強馬壯後,不去北伐,竟然為了揚州的控製權大打出手。
想到這裡,朱由菘一聲大吼,將身側的東廠提督韓讚周嚇了一跳,連忙跪下。
「高傑、劉澤清這些人,太可惡了,他們將銀子一股腦的劃拉走,想沒想過朕!」朱由菘越想越怒。
韓讚周苦笑,「皇上,現在形勢危急,朝廷
還要仰仗四鎮,也不好問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