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眾說紛紜(1 / 2)

PS:昨天發錯章節了,已改正。

崇禎全殲敵軍,炮殺左夢庚,活捉阿濟格的消息震驚著每個大明官員的心,掀起無邊言論。

有人讚:

「麵對阿濟格十萬大軍,皇上帶著火龍軍巋然不動!帝王氣魄鎮人心懾!」

「是役,東勝山東側變為屍嶺,血流成河。我大明京營威武!」

「建虜死傷慘重,十萬人陳屍山口。真是大快人心啊。」

「皇上5000人對戰十萬敵軍,無一死傷,全殲敵軍!如此武略,大明再也不擔心有敵來犯了。」

「建虜最後的王爺,阿濟格,被生擒!建虜終於消滅乾淨了。」

有人繆:

「堂堂皇帝,居然像一個大將般遊走在各處,有失體統,這是要學武宗嗎?」

「皇上自負!致國家於不顧,致道統於不顧,將自己放在最危險的地方,實在是不該!」

「今上窮兵黷武,巧取豪奪,殘害江南文官學士,重用武將,絕非國家幸事。」

「有此戰,皇上必定更加寵信奇技Yin巧之人,哎……聖人之道必定被繼續打壓!」

「好大喜功,窮兵黷武,是為漢武帝也!我看到了未來十室九空的慘狀……」

大明上下,所有人都在討論,一則則消息,一次次辯論,褒貶不一,眾說紛紜。

崇禎清楚的知道流言蜚語,心中又怒,但是並不參與其中。

他令錦衣衛、東廠收集言論,卻沒有出手整治,而是默默做了個統計表,按照言論將官員和名士劃分為頑固派、保守派和開明派,以備將來任用官員的重要參考。

頑固派,儘量不再重用,甚至就此棄用。但是不能徹底消滅,他們對於保守文化傳統、抵製和融合外來文化還是很有用處的。

必要時,還可以派到番邦穩定局勢,同化外邦。

保守派,可以派去邊陲國土,教化外族,同化為大明國民。同時保留一部分在朝中,作為儒家的中流砥柱和鎮倉石,防止外來宗教顛覆中華文明。

開明派則安排到各地任主政官員,以便推行新政和發展新興產業。

……

東勝山,屍體無數,在日漸升溫的天氣裡,很快就散發出屍臭。

崇禎擔心發生瘟疫,立刻下令處理。

胡國柱指揮士卒清理屍體,倒上桐油,扔上木材,開始焚屍。山口周圍升起數百柱黑煙,直衝雲霄。

屍體燃燒產生的臭氣飄出數十裡,村民百姓紛紛捂住口鼻,甚至有人攜家帶口離開故裡,去遠方親屬家暫避。

焚屍的大火持續數日,依舊不能燒完,而且,屍體堆積太厚,不可能燒透,氣溫越來越炎熱,發生瘟疫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沒辦法,為了確保安全,不發生大疫,飛龍軍開始驅散周圍村民,清理出了方圓數十裡的無人區。

至此,東勝山成為禁地。

崇禎也帶著定王率先離開,繼續南下,遊覽黃山去了。

百姓們不隻見到終日不散的黑煙,隻聞到令人作嘔的焚屍惡臭,更聽到野狼群在夜裡的嚎叫。

東勝山白天臭氣熏天,烈火雄雄,夜間陰風陣陣、鬼火不時顯現。

百姓再不敢臨近。

畢竟,那裡陳屍十萬,人人都道,山裡鬼哭狼嚎、妖魔橫行。

時間不長,一則更玄幻的密辛傳了出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