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1 / 2)

鄉衛生院門口的大坪裡,一字排開架了四口大鍋。

鍋裡堆滿了草根樹皮,水剛好漫過草藥。

譚作人看著時間,待時針剛好落在午時,一聲令下,四灶點火齊發。

火焰燃燒起來,劈啪作響。

沒一會,鍋裡的水便翻騰起來。濃濃的草藥味開始四處彌漫。

陸天明與譚作人站在一邊,看著翻騰的大鍋,他不無驚異地問道:“譚院長,你從哪裡找來了這麼多藥材?”

譚作人淡淡一笑道:“百草都是藥啊。平常隨手一扯,天長日久,自然就積聚多了。”

作為中醫世家傳人的譚作人,最推崇的卻不是中醫。他自從接受了係統的西醫學之後,便將西醫作為自己的立身之本。

但是,他從未忘記自己是個中醫世家子弟的身份。隻要有空,他便會上山采藥。

譚作人治療病人,首先采用的就是西醫的治療方法。

當然,他從未將中醫丟棄在一邊不管不顧。

譚作人發現,鄉下的人們,對中醫的信任要遠超西醫。

老百姓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思想,西醫治標,中醫治本。事實是不是這個事實,沒人解釋得清。但有一個現象,那就是西醫判斷為絕症的病人,在喝過一段時間的中藥後,身體似乎要比過去好許多。

關於中醫奇跡的傳說,在鄉下流傳盛廣,經久不衰。

鄉下的人們,寧願每天喝上三大碗黑不溜秋,苦得難以下咽的中藥,也不願相信西醫那一顆顆白色的小藥丸能挽救自己的命。

譚作人的父親一輩子都在研究中藥。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兒子能夠繼承他的衣缽。遺憾的是,譚作人從未將中醫當作追求的目標。

陸天明對中醫一知半解。在醫學領域,中醫往往是被排斥在大雅之堂之外的。按照學醫的人理解,西醫重科學,中醫重緣分。

但是有一個現象卻無法解釋。那就是西醫判斷為絕症的患者,在服用中藥後,會有一部分人奇跡般的康複。

中醫的“緣分”一說,即來於此。

“譚院長,群眾喝了這些湯藥後,能有效防疫?”陸天明憂心忡忡地問道。

譚作人緩緩說道:“看天意了。”

“看天意?”陸天明吃了一驚。譚作人的這句話太玄了。治病還要看天意?這要傳出去,豈不笑掉彆人的大牙!

“是啊,看天意。”譚作人笑眯眯道:“天意不可解啊。”

陸天明看著鍋裡的草藥,他大體能認識。無非就是艾葉、蒼術、菖蒲、霍香與佩蘭。當然,還有一些他完全不認識的藥材夾在其中。

防疫重在避瘴解穢,祛毒解表。大災過後,惡毒便會如影隨形而至。屍體腐敗會產生大量瘴氣穢氣,人一旦吸入腹中,便會產生強烈的反應。

據文獻記載,每一場大災過後,死的人往往會比災害死的人還多。

因此,防疫曆來是大災過後的最重要的措施。

“苦水鄉有一萬三千多人。”譚作人道:“我已經安排了小顧,帶人連夜製作兩萬個防疫香囊。”

“香囊?”陸天明頓生好奇,問道:“在哪?我去看看。”

“好啊。我讓小顧帶你去。”

顧曉真領著陸天明去看香囊。所謂香囊,就是將一些配置好的中草藥材,裝在一個小小的布袋中。布袋裡散發出來的淡淡香味,令人心曠神怡,精神為之一振。

“動作挺快啊。”看著滿滿一屋的香囊,陸天明讚歎道:“這什麼時候做的?我怎麼一點也不知道?”

顧曉真深深看他一眼道:“這世界上的事,難道你都要知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