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唐小魚被節奏,她也跑向了張建哥。
哥哥們各有事情,不在四方島,但爺爺的警衛員張建哥一直來接她。
劉美蘭記住了張建的好。
張建哥已經一年多沒回家了,明年六月就要複原了。
今年過年,多買一些海鮮乾活,讓張建哥寄回家。
“美蘭,你坐好。”張建騎著自行車,載著劉美蘭。
“好的,張建哥。”劉美蘭回答,“對了,張建哥,有對象沒?”
張建回答:“有!準備複員就結婚。”
“恭喜你,張建哥。”劉美蘭笑道,“你老家哪兒的?”
張建回答:“福省的,我們那地方窮,有很多山,地少。改革開放之後,很多人偷渡到國外打工。早出去的人在外站穩腳跟,就把一個村子的人帶出去了。”
“賺來錢,回家蓋房子。路途遙遠,一年也回不來一次。看到他們蓋的房子那麼好,不回來住,挺可惜的。”
“不過,我也理解他們。在老家賺不到錢,沒有門路,去國外刷盤子都能賺很多錢。背井離鄉的,希望他們在國外能好點。”
聽到這話,劉美蘭一怔,又問:“張建哥,你有沒有想過留在深城工作?”
張建搖頭,“美蘭,我知道你的好意,想讓我留在這裡,能賺很多錢,我從武勇和周澤那邊已經知道了。”
“我是張家的長孫,我四個叔叔,六個堂叔,還有親姑姑,堂姑姑,姨媽等很多人,都出國了。我爺爺這一支是張家的嫡係,負責守著我們張家村。”
“我留在這裡,是能賺到錢,但我們張家可能就會空了。萬一在國外混不下去,我家的那些親戚,沒有後路。”
聽到這話,劉美蘭一怔,“原來是這樣,張建哥,你這樣想也是對的。我想問問,現在簽證不太好弄,你怎麼能做到那麼多人想出國就出國呢?”
張建嘿嘿笑,“我們不用簽證,我們隻要問媽祖娘娘同不同意就行了。”
“這……那如果聖杯顯示不同意呢?”劉美蘭又問。
張建又笑了,“擲到媽祖同意。”
“哈哈!”劉美蘭笑了,“很棒。”
張建也笑笑,“媽祖保佑!好在我們村的人都有可靠的人,一個村的人一起出去,人多團結,知根知底,不容易被欺負。如果單個去國外,就不一定了。”
“國外雖然日子比國內好過,但也凶險很多。可不像咱們國內講道理,那些國外所謂的法製,都是騙人的,給資本家服務的。”
“因此我們村裡很多人都想著在國外賺錢,以後回來養老,根在這裡。國外就是國外,不是家。”
聽到這話,劉美蘭笑了,“任何地方都有優點,也有缺點。知道根在哪裡,就夠了。”
“是的。”張建笑道。
劉美蘭好奇,“張建哥,你們這一支不出去,留下來看家,你們一年賺的錢,趕不上出去賺一個月,你們不怕彆人都發財了,你們家沒錢嗎?”…。。
張建嗬嗬笑,“不怕,其他人不知道,反正我親叔叔和親姑姑回來,都要給我爺爺錢。爺爺的錢,就是我爸的,我爸的都留給我。”
“我雖然在外當兵,一直沒回家,但我結婚的房子,我幾個叔叔和姑姑出錢都給我蓋好了。三上三下帶閣樓,修得可好看了。”
劉美蘭放心了,“真好,你們家族一定很團結。”
張建點頭,“那當然,誰知道以後會怎麼樣呢?多一條路,以後說不定就多一條出路。現在咱們國家窮,不代表以後會窮。我那些姑姑和叔叔在國外,萬一國外亂了,還能往國內跑。”
“我爺爺跟我叔叔和姑姑們說了,咱們窮,在國外憑勞動賺錢,不寒磣,但誰要是在外麵說國內不好,抹黑國內,就不是張家人,以後也不會接納他們,把他們從族譜上抹去。”
劉美蘭詫異,“老爺子很有遠見啊!”
張建得意,“那當然,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再說了,子不嫌母醜。咱們國家窮,但不會一直窮啊!”
“爺爺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告訴家裡人,在外對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其實也是為了給他們留一條後路。不要覺得在外麵有點見識,就腳不沾地飄起來,自絕後路。”
跟張建聊天,讓劉美蘭受益匪淺。
每個人都有生存之道,但隻要有底線即可。
窮,去賺錢,不寒磣,但不能背叛,否則沒了根,就是無根浮萍。
人在年輕的時候,或許對此嗤之以鼻,但上了年紀之後,就不一樣了。
第二天清晨,劉美蘭吃早飯的時候,跟爺爺說:“爺爺,您去買菜的時候,多給張建哥家裡買點海鮮乾貨,當作年貨寄過去。”
劉老爺子點頭,“放心吧,我心裡有數。小張跟在我身邊,照顧我,真的非常不錯。他家在山區,沒有海鮮。寄送海鮮乾貨,最合適不過。”
“那行,我出海了。”劉美蘭吃完湯包,渾身暖融融的。
“美蘭,保重啊!”劉老爺子把孫女送到碼頭,看著孫女上船。
“嗯,放心吧,爺爺。”劉美蘭笑道,重新踏上海洋。
傅琛這幾天想過
來找劉美蘭,但一直沒空。
等稍微有點空,想請劉美蘭吃飯,但劉美蘭出海,並不在。
看著一望無際的大海,傅琛陷入沉思。
很想見劉美蘭怎麼辦?
陳安見狀,“連長,彆看了。咱們來晚了,美蘭船長出海了。”
張猛偷笑,“咱們連長淪陷了。”
傅琛瞟了陳安和張猛一眼,第一次沒有瞪他們。
經過休息,船工們的精神狀態很好。
他們已經查了賬號,提成到賬了。
那些提成,讓他們的心跳加快。
像徐開發,唐昌平這樣家室的,在家裡,油瓶子倒了不扶,現在都不會挨罵了。
家庭地位,急劇上升。…。。
家裡的女人,也變得溫柔了,也不會因為男人抽一包好煙就嘀嘀咕咕了。
小孩也聽話了,因為爸爸給的零花錢多了。
女船工們,在家裡的地位,也大幅提升。
家務活,都不讓乾了。
丈夫在家裡丈夫乾,丈夫不乾,公公婆婆孩子乾。
經濟能力,決定家庭地位,太現實了。
以前舍不得花錢的陳嫂子,一改之前摳摳索索的做派。
她趁著休息這兩天,做了好吃的,給住校的女兒送過去。
不僅如此,還給女兒買了好看的衣服鞋子,書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