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芳搖頭,“我……我真的沒大礙,你們不要擔心。”
徐重陽連忙說:“唐阿姨,劉叔叔,我知道,我聽媽媽和姥姥說肚子裡長了腫瘤,縣城的醫院看不好,要去大醫院。”
“到底怎麼回事啊?”唐穎著急,“秀芳姐,你把病曆給我看看。”
張秀芳當時在醫院就覺得自己活不了,所以想給孩子找個後路。
每個月給家裡寄錢的劉奕安,重情重義,看在犧牲的徐建國的份上,會養徐重陽。
她死了,徐重陽跟著徐建國,也比跟在婆婆和小叔子跟前強。
這才打電話,厚著臉皮給孩子找個好的活路。
張秀芳不拿,但徐重陽聰明,他跑到屋裡,從抽屜裡,找出來病曆。
“唐阿姨,這是我媽媽的病曆。”徐重陽紅了眼睛,“唐阿姨,能救救我媽媽嗎?我已經沒有爸爸了!”
唐穎鼻頭一酸,摸了摸徐重陽的腦袋,“阿姨先看看,如果能治。我和你劉叔叔砸鍋賣鐵,也給你媽媽治病。”
這不僅是救命之恩,更是戰友之情。
徐建國臨終之前,手裡還拿著老婆和孩子的照片。
唐穎和劉奕安絕對不會讓徐建國走得不安心。
張秀芳手足無措,擔心給唐穎和劉奕安添麻煩。
唐穎打開病曆,仔細一看,原來是子宮肌瘤。
隻是現在還不知道有沒有轉為惡性,需要再做檢查。
隻是這裡醫療水平很低,必須去更大的醫院。
以現在張秀芳娘家回不去,婆家容不下的狀態來看,能做這些檢查,已經花了很多錢,根本沒法治療。
即使唐穎和劉奕安花錢給她治療,她也得不到好好休養。
徐重陽在這樣的環境裡,不能得到好的教育。
劉奕安倒是可以懲罰徐建國的二弟,但徐重陽的母親,要跟著小兒子過。
他做不到對一個老人出口惡意,畢竟那是徐建國的母親。
劉奕安和唐穎當即商量好之後,決定帶著張秀芳和徐重陽回四方島。
在那裡有好醫院,可以做手術。
等出院之後,在村裡找個大娘,照顧張秀芳,讓她得到很好的休息調養。
如果花錢,實在救不了,劉奕安和唐穎儘力了,沒有遺憾。
張秀芳不願意去,但唐穎堅持,“秀芳姐,我們對重陽再好,都不是他親爹親媽。重陽說到底,現在隻有你一個親人了。”
“有病咱們就治療,如果治不了,重陽和我們也沒有遺憾了。如果能治療,隻不過是花錢的事情。你要是過意不去,到時候,你可以慢慢還給我們錢。”
“畢竟在深城附近,找工作很容易。你不要有後顧之憂,放心跟我們走。要不然我和奕安也放心不下。”
“媽媽,你去吧,治病要緊。等我長大掙錢了,我一定還劉叔叔,唐阿姨錢。”徐重陽一邊哭一邊說,“我不想媽媽死!”
母子倆抱頭痛哭。
最後張秀芳跟著唐穎和劉奕安坐火車,來到了深城四方島。
這裡有空病房,有劉奕安和唐穎的擔保,直接住院。
經過一番檢查之後,張秀芳子宮裡的腫瘤雖然很大,但還沒有惡化。
儘快手術切除,休養一段時間,就可以恢複健康。
因為張秀芳的病情,劉奕安和唐穎分彆跟各自單位領導彙報情況。
對方得知是徐建國的家屬生病,把他們的假期延長半個月。
等一切安頓好,再過來。
手術很成功,住院七天之後出院。
本來劉奕安想租房子,但被劉老爺子拒絕了。
隔壁老陳的房子裡麵的東西搬走了,但馮大寶家的東西,都沒有帶走。
因為馮大寶在外地,而且都是些老物件,也沒有帶去的必要。
馮大寶當年結婚用的東西,都是不錯的。
謝教授和劉美蘭把一些被褥拿出來曬曬,並且洗乾淨床單被罩,裡裡外外打掃乾淨。
不僅如此,為了方便,已經把三個宅子中間的牆壁拆了。
有什麼事情,可以直接過去,特彆方便。
劉美蘭領著徐重陽,找到王暖暖,“暖暖,這是徐重陽,是我大哥的乾兒子,是我侄子。以後你上下學,等等他,行不?”
王暖暖可聽話了,連忙點頭,“美蘭姐姐,你侄子,就是我侄子,放心吧。我上學等他,放學帶他,保證給你帶回來。我還能給他輔導功課!”
聽到這話,劉美蘭笑了,“好!等有空了,我好好獎勵你。”
昨天已經帶去學校報名了,現在交給王暖暖,跟著一起去上學。
王暖暖拉著徐重陽的手,兩個人走出小巷子。
“徐重陽,叫聲姑姑,以後在學校我罩著你。”王暖暖笑道。
“姑姑!”徐重陽乖巧,嘴也甜。
初中和小學,其實就隔了一堵牆,離得很近。
小學放學早一點,初中放學晚一點,不過相差不超過一個小時,可
以在學校裡做作業,然後一起回來。
王麗雯笑了笑,一邊領著女兒一邊領著徐重陽,去學校。
張秀芳無比感激,如果不是劉奕安和唐穎,再拖延一段時間,可能她就要死了。
等她恢複健康之後,一定好好工作,賺錢還債,把兒子養大。
劉美蘭終於拿到了第二艘漁船,經過檢修,各種證件辦齊之後,可以下海捕魚了。
這一艘漁船大一點,二十五米!
他們也在漁船上寫了一個大大的名字,“希望號”。
劉美蘭把豐收號交給徐開發,她和唐昌平來到希望號上麵工作。
徐開發和唐昌平人脈更廣,他們請過來的船長和漁民,不管是人品,還是技術都非常好。
每艘漁船都八個人,等陳嫂子結束觀察之後,直接來希望號工作。
唐昌平正在開船,劉美蘭進來,看了看牆壁上的日曆。
現在已經二月中旬,還有三個月就是禁漁期。
劉美蘭覺得可惜,“今年如果不是封島,咱們也不用耽誤這麼長時間。”
唐昌平連連點頭,也十分惋惜,“是啊,我算了算,相當於咱們少出海兩次!這就是上百萬啊!”
“好在咱們這艘船大,美蘭船長,你運氣一向好,一定能夠帶領我們捕撈到好海鮮,滿載而歸。”
劉美蘭很有自信,“我儘力而為!”
午飯前,下網。
午飯半個小時之後,就開始起網了。
劉美蘭解網,大家翹首以待。
“金鯧魚,不錯。”唐昌平笑道,雖然價格沒有銀鯧魚貴,但勝在多啊。
這一網,足有四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