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回還好,久了實在是不勝其擾啊。
好不容易得空來探望明瀾,她前腳來,她後腳就追來了。
而且她還一點都沒有彆人煩了她的覺悟,上前就坐下了,巴拉巴拉倒豆子道,“我方才瞧見宋嬈了,憐春姐姐送她去佛堂。”
丫鬟們稱呼宋嬈叫二大少奶奶,她們就該叫宋嬈一聲二大嫂。
顧雪瀾覺得彆扭,私下無人就直呼其名了。
顧如瀾吃驚,“去佛堂罰跪?”
“不然呢,難不成去佛堂大魚大肉啊?”顧雪瀾捂嘴笑道。
顧如瀾嗓子一噎,知道顧雪瀾就這性子,沒什麼壞心,隻是喜歡嘴上占點上風,也懶得和她置氣,不然一天總要被氣上了八九回。
一個不生氣,一個不知道自己說話太衝撞,隻顧自的笑著,“東院三天後搬,祖母就罰她跪兩天,留一天時間給她搬家,時間安排的可緊湊了。”
明瀾忍俊不禁,連顧如瀾都被逗笑了,“祖母處置長房向來寬厚,我還以為讓長房分家,就不罰她了呢。”
因為三房是庶出,並不怎麼得老夫人歡心,所以上到三老爺三太太,下到丫鬟說話都格外的謹慎小心,這不,明明說老夫人偏心處置不公,到顧如瀾嘴裡就成了寬厚,不過什麼意思,大家都懂的。
顧雪瀾咯咯笑,爽直道,“還不是朱家倒黴,連累二姐姐受了冤枉,挨了祖母的罰,虧得二姐姐膽子大,王媽媽親自來告訴你不用抄家規了,你還執意抄完為止。”
背後有靠山就是好,說話做事都底氣硬些。
要換成旁人這樣使小性,老夫人沒準兒會讓她抄一千篇家規了,不是喜歡抄家規麼,那就讓你一次抄個夠。
顧雪瀾羨慕的看著明瀾。
明瀾也知道老夫人這回處置宋嬈是在努力挽回她因無辜挨罰而疏離的心。
不過父母在不分家,伯府老太爺和老夫人都健在,卻分了家,而且還隻把長房分出去,實在是叫人好奇。
老太爺一錘定音,三天後分家,大老爺就遞了條子告假三天。
伯府長房分家消息就不脛而走了。
大老爺此舉,是想借禦史台之手施壓,讓老太爺收回成命,畢竟伯府兄友弟恭,大老爺謙讓之名在外。
大老爺請皇上立顧涉為伯府繼承人,是孝順老太爺,不忍他左右為難,更是謙讓胞弟,此舉皇上都大為讚賞。
這事才過去多久啊,伯府就要把大老爺這等孝子踢出伯府,未免叫人寒心。
禦史台有彈劾糾察百官的職責,聽聞此事,自然要上心。
但禦史台不傻,伯府分家隻分長房,還是孝順之名在外的長房,這明顯有問題啊。
總不至於是靖寧伯嫌日子過得太舒坦了,想被禦史台彈劾在皇上跟前找找存在感吧。
是以,禦史台寫彈劾奏折之前,先派人來伯府打聽,就知道伯府分家的“經過”了。
長房不是被分出去,而是自請分家。
老太爺為官多年,還能不知道一點風吹草動都瞞不過禦史台麼,隻是家醜不可外揚,顧涉膝下無子是被長房給害的,說出去伯府和顧涉臉上都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