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爺在朝堂上的請罪,大老爺和大太太的埋怨,老夫人的不理解,都有丫鬟第一時間告知明瀾知道。
對於這樣的結果,明瀾尚算滿意。
老太爺親自撕破長房和二房之間的恩怨和嫌隙,將長房做的醜事公之於眾,顧涉被害到至今膝下無子,滿朝文武以己度人也該清楚,她不會幫顧音瀾。
沒有了靖寧伯府和離王府做靠山,顧音瀾想壓穆王府丹陽郡主一籌,將來以側妃之位母儀天下,那是癡心妄想。
朝中官員都是人精似的人物,一看顧音瀾沒什麼希望了,長房從門庭若市,前來道賀的人絡繹不絕很快就門口羅雀了。
不過讓明瀾詫異的是,穆王府丹陽郡主親自帶著補品去長房探望顧音瀾,感謝顧音瀾舍身相救於太子。
嗯,她是來宣示自己太子妃的身份的,順帶體現自己的寬宏大度。
她即將嫁給太子,顧音瀾救了太子,就等於是救了她。
看著她們和和氣氣,仿佛姐妹似的親昵說笑,太子很滿意。
雖然老太爺在議政殿說了那些話,但絲毫沒有影響太子對顧音瀾的喜歡,長輩們的恩怨牽扯不到她一個女兒家身上,況且顧音瀾巧舌如簧,說老太爺是被顧涉和沐氏給蒙蔽了,分明是沐氏收買了丫鬟下藥,栽贓陷害給她娘。
隻是之前大廚房是她娘再管,隻能替她背了黑鍋,可憐長房勢弱,管家權被奪,申辯無門,還被趕出了伯府大宅,本以為從此相安無事,沒想到顧涉和沐氏還慫恿老太爺在議政殿上毀壞她爹娘的名聲。
如果老太爺不是被灌了迷魂湯,任何一個做父親的做祖父的不會不希望兒子前程似錦,光耀門楣。
她哭的梨花帶雨,我見猶憐,太子寬慰了她好一通,她才破涕為笑。
太子的喜歡溢於言表,顧音瀾很得意,但要說長房有多高興,倒也未必,老太爺來這麼一出,大老爺沒幾天就要外放了,他看不到女兒出嫁。
再者,大太太見丹陽郡主來宣示太子妃的主權,送了一堆調補身子的好東西,大概是算計人多了,總覺得丹陽郡主此舉不尋常,便多留了一個心眼,找大夫檢查了一番。
果不其然,在補品裡查出避子藥。
穆王府不希望顧音瀾比丹陽郡主先生兒子,當今趙皇後憑側妃封後就是母憑子貴。
雖然現在是太子側妃,怕的是她和太子有了肌膚之親,一朝藍田種玉,到時候就悔不當初了。
大太太氣頭上,將一桌子補藥摔了一地,顧音瀾氣道,“娘,我們應該把這事告訴太子!”
大太太拳頭攢緊,道,“告訴太子有什麼用,穆王府權勢地位不是我顧家能比的,趙皇後中意她,她又好心好意來探望你,你卻告訴太子她怕你懷了鳳子龍孫,給你下藥,還沒有進門就先挑事,必定惹太子不喜,皇後厭惡。”
“那就這樣忍了?”顧音瀾眼神冰冷。
她從來不是一個忍氣吞聲的人,她向來有仇必報。
大太太深呼兩口氣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隻要你能牢牢的抓住太子的心,她就奈何不了你,等你在東宮站穩了腳跟,這些賬再清算不遲。”
想到女兒很快就要嫁人,大太太百般不舍,抱著女兒不撒手。
怕女兒進宮吃虧,大太太將這麼多年宅鬥和禦夫的經驗傳授給顧音瀾,往後的路,她能幫襯的不多了,隻能靠她自己了,還有……那群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