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刑部尚書手撐著案桌,如鷹隼的般的眼睛迸發出睿智的光芒來。
一定是離王府內訌了!
街頭巷尾流言四起,在這時候,離老王妃卻突然病重,再到開棺驗屍,從頭到尾,離老王妃都沒有站出來替離王說過半句話。
她是離老王爺的原配嫡妻,離王記名在她膝下,離王是親生的還是怎麼來的,沒有人比她更清楚,她一句話頂的過彆人千句萬句,可是她一句都沒有說過。
她任由流言肆意,百官逼迫,逼得離王答應開棺驗屍。
難道老王爺的死真的和離王有關?
這不可能。
同朝為官多年,離王對離老王爺的敬重他看在眼裡,離王沒有理由殺害老王爺,那時候的他都做了好些年的世子了,況且一同暴斃的還有昭寧郡主。
刑部尚書陷入深思。
那天,他也跟去皇陵了,那道寬敞的鞭道,他也瞧見了,內心很震撼,但是離王說的話,他隻信了一半。
他信那條本就是鞭道,不怕查皇陵設計圖,可見坦蕩,但要說沒法讓鞭道不發出鞭子,他不信。
離王一定有辦法,但是他不說,他不願意老王爺開棺驗屍。
直覺告訴刑部尚書,這其中一定有問題。
而且,這些年,他隱約察覺,離王在找什麼人,尤其是那些離老王爺涉足過的地方,他都派人查過。
難道離王找的是他的親娘?
亦或者離老王爺當年並沒有死,隻是假死離開離王府,和心上人雙宿雙飛去了?
刑部尚書微汗,老王爺一把年紀了,年輕氣盛的時候沒有做的事,應該不至於。
不過,如果老王爺壓根就沒死,那開棺驗屍肯定不行,不然王爺弑父的罪名就洗不清了。
怎麼看,這件事的關鍵都在老王妃,她不替王爺說話,就等於是默認了街上流言,隻是她是明媒正娶的正室,老王爺立王爺一個來路不明的孩子為世子,她沒有站出來反對呢?
有太多的疑問,刑部尚書想不通,但是他知道,比起老王妃,他更信任離王。
離了桌,刑部尚書匆匆忙去找王爺了。
兄弟相殘的案子,不論是勇國公府,還是離王府,他都沒法查。
他排除了勇國公府,幾乎篤定就是離王府兄弟鬩牆,但這些必定隻是他猜測,作不了證據,貿然把離王府圍起來抓三老爺,隻怕不能讓人繩之以法,這頂烏紗帽也會交出去。
再者,哪怕為了王大夫妻兒,這一趟他也省不掉啊。
刑部尚書怕賊人知道王大夫妻兒還活著,擔心她們知道點什麼,到時候再殺人滅口。
他來王府的目的,其中之一就是打掉真凶的疑慮。
這不,他剛到離王府,蕭總管迎出來,都不用蕭總管問,刑部尚書就笑道,“我是來向王爺告罪的,這案子隨著王大夫一死,線索就徹底斷了,我本以為找到王大夫家人,能查到一點線索,誰想到王大夫怕禍及妻兒,愣是一個字沒說,還送到娘家避禍,真是愁煞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