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國公隻能打落牙齒和血吞。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往大箱子塞銀票,而且塞了一回,回去算算自己貪墨了多少,心中膽怯,又派人去塞二回的,楚大將軍和王爺在軍營算賬,覺得有點虧。
之前就不應該在禦書房放話,說一兩銀子都不要,誰能想到皇上能想這麼好主意,風平浪靜的收了兩百多萬兩,而朝堂上,一點漣漪都沒起。
那些大臣得是多心虛怕死。
王爺起初琢磨皇上能收個二三十萬兩就差不多了,那點小錢,也不值得他再豁出去幫楚大將軍再搶一回,可是兩百萬兩,王爺心思動搖了。
皇上窮點,才不容易做昏君。
做皇上的,就不能讓他養成揮霍的習慣,那話怎麼說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這宮殿建起來有癮,盛世王朝,也經不過皇上建一個又一個,這修建好了,得去住吧,到時候百官跟著皇上屁股後頭跑,隻要出京都一步,那都是勞民傷財。
不行,這錢還得想辦法坑走。
王爺和楚大將軍都是一言九鼎的人物,何況放話的對象還是皇上,誰敢出爾反爾?
兩人一對眼,就算是達成共識了。
他們兩個都是能在戰場上叱吒風雲的人物,存了心思坑皇上,皇上還有地方逃?
坑的皇上都不知道被誰給坑了,在禦書房鬱悶的想砍人腦袋。
王爺和楚大將軍也沒做什麼過分或者驚人的事,隻讓幾個小廝打扮成平民模樣,往大箱子裡投了幾個銅板。
宮門外,多了一口大箱子,還有一群戴麵具的人排隊,原本就惹人注目,乍時間多了幾個不戴麵具的小廝,大家都驚訝,還有不怕被人查的?
等小廝投完銅板,就被圍觀的人拉著問,小廝隻道,“這錢,朝堂用來賑災做軍餉的,是好事,這大箱子又放在宮門口,平常誰能靠近啊,一個銅板就離皇宮這麼近了,值得啊。”
百姓對皇宮總是神往,巍峨的城牆,朱紅大門,看守宮門的侍衛,無一不透著威嚴。
隻要一個銅板就能離皇宮這麼近,再窮也不至於一個銅板拿不出來,再說了,這錢是拿來做好事的。
然後,一陣風刮遍京都,宮門外排隊的人更多了,老少婦孺都有。
那些百姓投的隻是一兩個銅板,雖然人多,但加起來也沒有多少。
可皇上愛麵子啊。
百姓都知道那錢是用來賑災做軍餉的,皇上好意思往自己小金庫裡頭抬嗎?
錦衣玉食,不愁吃穿的皇上,好意思花那些百姓們省吃儉用捐的血汗錢嗎,雖然百姓們捐的加起來也不過幾百兩,和貪墨的比不過九牛一毛……
但凡做皇帝的有點良心,都做不到啊,人言可畏。
楚大將軍掐著時間去找皇上,替將士們感謝皇上給的一百六十萬兩,再委婉的提出還差二十萬兩,讓皇上給戶部發給話,給補齊了。
皇上火大,“誰也不要跟朕提錢!心煩!”
楚大將軍,“……。”
福公公趕緊道,“錢在宮門口,大將軍連箱子一起抬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