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蘭苑內,明瀾和沐氏就著這一場鬨劇下飯,她們就沒指望能得到公中多少家產,老夫人的陪嫁給誰,她們也不稀罕,要是明瀾那兩萬兩沒拿回來,沐氏估計還會憤怒,現在麼,二房清靜最重要。
而且,這事鬨的越大她越高興,為了救蔣家,不惜拿她女兒的親事做籌碼,人家離王世子為了娶明瀾也順了她們的意了,連他被罰去守皇陵也隻能堪堪保住蔣家滿門的命,以為趙太傅府出麵就能做的更好嗎?
絕對不會更好了!
這條路是她們自己選的,將來有的肉疼,久病床前無孝子,以為孩子鬨騰的多了,就有慈藹娘親嗎?也沒有!
慢慢磨掉老夫人對二姑奶奶的疼愛,那才是對她真正的懲罰。
大太太回府了,之前有心理準備,可是真親眼見到,差點沒瘋,眸底迸發的戾色,丫鬟婆子們見了呼吸都不順暢了。
知道大太太會回來,再加上下雪,正屋還是被燒之後的樣子,沒有人動。
雪已經停了,大太太叫人來重建,她要恢複的和被燒之前一模一樣。
下午,她就在找證據,她不信風能掛到高腳蓮花燈,一定是有人動手腳!
可是查了一下午,也沒有一點線索,到了晚上,她還得搬去佛堂住,而且是老夫人點名讓她去的。
正月十四這一天,離王府蕭管事送了帖子來,說是十六那天日子不錯,離王府會送納采禮來。
帖子很快送到老夫人手裡,老夫人看過後,臉上並沒有什麼喜色。
要是沒有出那麼多事,這樁親事她會高興,但也不會很高興,還是那話,離王和離王妃都和離幾回了,誰知道明瀾嫁給離王世子會不會和離?
老夫人甚至想離王府送納采禮的日子往後挪一挪,她心力交瘁,大太太被罰在佛堂,沐氏身懷有孕,兩個當家太太沒法招呼客人,讓三太太和四太太在前頭頂著太失禮了。
隻是這想法終究還是作了罷,離王世子都因伯府被罰去守皇陵一個月,要是伯府還拿喬起來,離王府還不知道怎麼想呢。
老夫人讓丫鬟把帖子送給沐氏,讓她和李總管商量,該怎麼辦讓她自己拿捏。
帖子送到沐氏手裡的時候,明瀾正好就在屋子裡逗茂哥兒玩,丫鬟一邊稟告說離王府送納采禮來,一邊朝明瀾笑,笑得她滿臉羞紅。
然後,明瀾就借機會溜了。
沐氏本來不樂意明瀾嫁的,但看明瀾一封信,離王世子果真就進宮幫蔣家求情,甚至甘願去守皇陵一個月,足見對明瀾的情意,雖然離王和離王妃和離了幾次,不代表離王世子就一定會和離……事到如今,隻能往好處想了。
轉眼,就到十五元宵節了。
府裡接二連三的出事,整個伯府都籠罩了一層陰影,老夫人心情抑鬱了這麼多天,府裡的笑聲都少了,她也知道自己心情不好,府裡的小輩就會跟著不痛快,便強打起了精神,讓大廚房準備家宴。
消息一傳開,整個伯府都像是活了過來似的,恢複了以往的熱鬨喧囂。
這一次家宴,悉數到齊,就連住在佛堂胳膊受傷的大太太,懷了身孕的沐氏都到了,齊聚一堂。
隻是長房和二房的隔閡就沒那麼容易消了,不是大太太說她孝順老夫人,大家就傻乎乎的真信了,更不是她一句道歉,沐氏就既往不咎了。
當著老夫人和老太爺的麵,大太太再次賠禮,沐氏大方原諒,再加上小輩笑鬨插科打諢,倒也其樂融融,仿佛根本就沒發生過什麼不愉快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