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該是什麼就是什麼。”
喧鬨中,傳來一個少年的聲音。
“若遠,你怎麼出來了,不是說這些事情,爺爺處理就好嗎,你好好讀你的書,不用管這些糟心事。”老爺子說道。
少年目光堅毅,沒有被糟老頭子的話所撼動。
“爺爺,剛才所有的話我都聽到了,本來我不想摻和的,但是這話越說問題越大,若是真有這回事,我們是該認的,我也不能認賊作父,若是沒有這回事,他們就該給我們賠禮道歉,不能在這胡說八道,嚼我們家舌根子。”
若遠,這應該是唐叔的孩子吧,剛剛那封信裡,唐叔的妻子提過這個孩子的名字,當時我還想,不愧是能寫出這等書信來的人,連給孩子起名字都這麼有水平,這人要是活著,該是多麼清新脫俗的女子啊,可惜,紅顏易逝,美好的東西總是不得長久,人也一樣。
有時候覺得這世間本就是混沌的,太過純粹的東西終將會被這混沌吞噬,一切的純潔與美好都無法在這世間留存。
人與人很多的不同,很多都是生下來就有的差異,好比人性,這孩子跟著唐家這群人這麼多年,但秉性似乎還是依舊純粹,並沒有被玷汙,乾淨的就跟張紙一樣。
這很難不會聯想到當今的教育問題,大家都這麼卷,真的有意義嗎,隻要儘心儘力,從小引導孩子有個正確的學習態度不就行了麼,何必費心竭力地在繁重的課業之後再去補習呢,如若一個人在課堂上足夠認真了,那麼課下再怎麼補,也是微乎其微,因為腦子隻有那些東西,多裝一點都費勁。當然,如果說你的孩子課上就不好好聽,那另當彆論,但是課上都不聽,課下會聽嗎?
條條大陸通羅馬,沒必要非選一條最艱難的路,因為,至於羅馬是什麼,得由孩子自己去決定,並不是大部分人一味追求的金錢和名利。
作為一個學曆還說說得過去的人的愚見,本還想說點什麼,但摻雜太多個人思想的東西終究是會被口誅筆伐的,沒意義。
唐老爺子再次擺出一副大家長的樣子來,“若元,大人的事小孩彆摻和,你好好讀書,將來當大官,這才是最重要的。”
“不,爺爺,這實際上很簡單,根本不用去證明什麼,隻要采集一下我和這位自稱是我父親的人的血樣,做個親子鑒定就可以了,隻要證明他不是我父親,所有的事情不都迎刃而解了麼,爺爺,有什麼很好怕的,身正不怕影子斜,他們願意罵就讓他們罵吧,根本就沒有意義。”
那這樣最好了,隻要做到這一步,所有的事情就都不攻自破了,根本不需要再這說這麼多。
其實大家並沒有那麼愚蠢,連這點實情都想不到。隻不過有些東西需要說給孩子們聽,現在不說,怕是以後就沒機會了。
人多的時候,有大家見證,說的話往往更有信服力。
“好孩子,你過來,讓我看看。”唐叔一見若元,就有些控製不住了,眼角的淚水眼看就要滾落。
或許是骨肉至親的關係,若元似乎不怎麼抗拒,呆頭呆腦地就走了過去。
“唐叔,你彆太激動,會嚇著孩子。”我提醒道。
“我知道,我知道。”唐叔擦了擦眼角的淚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