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案結!(1 / 2)

按理來說孫堅不該有這種視角的。

什麼視角?

大魚吃小魚!

舉個例子。

東國曾經有個統治者說出一句貽笑大方的話,為‘何不食肉糜’。

對方為什麼會說出這話?

因為這是他的理解,這是他的視角,他認為沒有菜吃那就吃肉,沒有錢花那就收稅。

他認為天下沒有窮苦人,甚至不理解窮苦人是什麼意思。

就像,如果你從小到大沒聽過乞丐,不知道沒錢是什麼意思,那突然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說不定你會認為他是在搞行為藝術。

而認知......

認知就是環境,環境就是你身邊的一切。

農村孩子,長大後正常工作,幾百塊錢會精打細算的花。

而相反,富裕家庭可能花幾十萬都不眨眼。

如果將家境調換一下呢?

花幾十萬的會精打細算,精打細算的會大手大腳的花錢。

這是針對金錢的視角。

“孫堅針對世界看法的世界觀,按照他的家庭不該有這種畫麵。”

李建業吐出一口濁氣說道,思索片刻,又皺眉。

“他是個普通農村家人員。”

“十五年前,1988年,他甚至還在種地,連字都不認識,怎麼可能有這種想法?”

1988年的鄉下,25歲的淳樸漢子沒道理有這種吃人想法。

那種環境能養出性格低劣的人。

但......

吃人視角即便再這麼惡劣,再這麼有罪惡劣,卻不是低劣。

除非遭遇重大事變。

通俗來講,就是改變環境的一件事。

還是拿鄉下長大,精打細算的人來舉例。

正常生活軌跡,工作結婚,甚至是一生,也不會為了自己來吃一頓價值幾千的大餐。

這就是一成不變的畫麵的結果。

但如果這時候突然來了一件大事呢?

比如,中彩票,稅後幾千萬破億,你還會為了幾百塊而斤斤計較?

不會,說不定出門就開始撒幣,一路走一路撒,見到乞丐先給兩百塊。

這就是事件改變環境,隨即延伸到個人。

“他的人生履曆調查的如何了?”

徐謔又問。

“有沒有什麼類似的狀況?”

李建業搖頭,“年代太過久遠。”

警方要是能查十多年前的事情,那也不至於有如此多的積案了。

孫堅什麼都透露,但就這一點不說,且情緒平穩不會被激怒,警方拿他毫無辦法。

“是殺人?”

徐謔思索片刻,腦子裡浮現出對方的檔案中,對方殺妻殺友的記錄。

孫堅經曆的事情完全能讓警方打起十二分精神。

為什麼?

因為他能接觸到!

這個最普通的男人能接觸到,那代表其餘人也能接觸到!

事件是有等級的,你沒達到這個等級接觸不到。

就像一個鋼琴比賽,獎勵上千萬,但又有多少人會鋼琴?

暴富,也是有門檻的。…。。

身份代表門檻等級,成就代表上限!

孫堅這個普通人身份,卻有如此上限......

那是否能說明,其餘人經曆這種事也能達成孫堅這種情況!?

“好在看情況這種玩意就算是普通人能接觸,那幾率也很小很小,且也不一定會變成這樣。”

李建業歎了口氣,笑了笑。

暴富會讓人看不起他人,也可能會讓一個人善心泛濫。

真要說......那隻不過是暴露本性。

徐謔搖搖頭,也不在意這件事,當即和李建業告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