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7章 多謝您記得文先生的名字(2 / 2)

畫卷鋪開,惠和郡主即刻往後退了一步。隻見這幅畫上隻有零碎幾筆,根本看不出來具體模樣,上麵全是乾涸的血跡,那暗紅色的血跡如同猙獰的傷疤,訴說著曾經的悲慘與絕望。

整幅畫散發著一種壓抑而沉重的氣息,讓人看了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悲涼之感。

“文先生那時身子極為虛弱,在落下第二筆之際,竟吐血離世。這些年,晚輩整日盯著他的畫作,試圖揣測他的所思所想。曆經七載,方才小心翼翼地嘗試著繪出文先生生前的最後之作。雖自知此畫與文先生的原作相比,相差甚遠,不敢企及,但晚輩衷心期望能借此略微窺探到文先生當時的心境一二。”

說完,她美目淡然地看著榮親王,等待回應。

房間氣氛凝重壓抑。窗外微風拂葉,卻破不了沉寂。屋內布置優雅,雕花桌椅、精美字畫,窗邊蘭花綻放,花香淡雅,卻難掩沉重。

良久,榮親王終於緩緩開口,聲音沉穩而帶著一絲挑剔:“此畫雖有幾分模樣,然筆力著實孱弱,僅得些許形似,神韻卻全然未得。構圖雖有意,卻缺乏歲月沉澱之厚重,仿若無根之浮萍,虛浮而不實。”

蘇婉清微微垂首,恭敬道:“晚輩獻醜,多謝王爺指點。”

惠和郡主嘟著嘴嘟囔道:“我覺得很好啊。”

但此時她也不敢多說,畢竟這事是蘇婉清做的不地道。

答應給榮親王再送一幅文先生的畫作,可如今這畫隻能勉勉強強算半幅。

要是榮親王真的較真,自己先蓄會力,一會再與他講道理。

榮親王卻忽然話鋒一轉,沉聲道:“不過,文先生的悲涼與執著,倒是皆在這畫中有所呈現。”

榮親王微微抬眸,一個眼神遞出,他身後的隨從即刻小心地將桌上的兩幅畫卷收起。“此兩幅畫,本王收走了。蘇丫頭可有異議?”

這話的意思,就是不追究蘇婉清用的畫作充數的意思。

蘇婉清連忙道謝:“晚輩多謝王爺相助。”

惠和郡主也笑道:“我就說,榮王叔是整個京城最好的人呢!”

榮親王:“怎麼?比你皇爺爺還好?”

天下誰人不知,雖說長公主隻是陛下的養女,但卻是已故皇貴妃的親侄女。

陛下愛屋及烏,無論是對長公主還是這個像極了皇貴妃的惠和郡主,那都比自己的皇子皇孫還要寵。

惠和郡主聽了榮親王的話,俏皮地吐了吐舌頭。

榮親王府的長孫辦事麻利,畫作很快收好,榮親王稍待片刻,也未見蘇婉清再有言語。

不禁疑惑道:“蘇丫頭,你怎麼不求求本王,為這位文博川正名?”

他還以為蘇婉清繞這麼大個圈子給自己講這個故事,就是為了讓自己一個愛畫之人,揭開趙晚興那虛偽的麵皮,將之繩之以法。

蘇婉清卻隻是淡然一笑,從容道:“晚輩相信,無需請求,王爺睿智,自會查清此事。”

榮親王輕搖折扇,沉聲道:“那可未必。你當知曉,趙大家之畫作如今價值連城。隻要本王緘口不言,我府中收藏之這幾幅畫,他日必可千金難求。本王何苦去冒此風險,為一個從未謀麵之人去管這檔子閒事。”

蘇婉清依舊淺笑,福身行禮道:“多謝王爺記住文先生名諱。”

蘇婉清隻在前幾日與榮親王相見之時提過文先生的真名。

若榮親王沒將此事放在心上,又如何會記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