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歸順(2 / 2)

劉協又接連趕往許昌的方向,途中隻要路過城池,便拿出華陰州牧的親筆信,向城主們展示誠意與聯盟的意願。

果然如華陰州牧所料,城主們紛紛響應,表示願意與劉協結盟。劉協的聲望因此大增,他所到之處,城池的守軍都表示願意聽從他的指揮,劉協每離開一個城池就會調走五千的兵馬,以固兵權。

劉協的隊伍逐漸壯大,行了三日就已經收服了數座城池,他的影響力開始在周邊地區擴散,係統的積分也不在不斷的上漲。

收服一座城池就有十萬的積分,現在的餘額又漲回了三百萬,劉協乾脆又在許昌地下城的爆兵基地生產十萬的普通士兵,普通士兵花費不了多少的積分,被殺了也不心疼。

“三日已過,援軍應該是趕到許昌了,不知那邊的情況如何?”

劉協轉頭詢問荀彧:“長安可來信件?”

荀彧點頭,從懷中掏出幾封信件,遞給了劉協。

“孔明先生和劉備幾人隻言長安城內一切尚且安好,四周尚未發現敵軍的蹤跡。他們報告說,長安城的防禦工事已經加固,城內物資充足,民心穩定。但,因陛下的行動,周邊的諸侯最是緊張,他們加強了巡邏,以防不測。”

劉協點頭掃過信件,除了諸侯的異常,其他的一切似乎都在按計劃進行。劉協心中稍感寬慰,又問:“如今各地的諸侯還不足為懼,他們尚且在觀望之中,無需過於擔心。朕倒是心憂許昌。”

-荀彧寬慰道:“張遼和顏良還在許昌鎮守,城防堅固,陛下無需過分憂慮。若是順利應是援軍已到,許昌城內軍心穩固,即便麵對強敵,亦可堅守數月。陛下英明,許昌之圍必解。”

劉協聽後,眉頭稍展,但心中仍有一絲憂慮,畢竟許昌乃戰略的重鎮,一旦失守,後果不堪設想。

不僅因為它是漢朝的舊都,更因為那裡囤積著大量的糧草和軍械,是整個漢室複興大業的根基所在。

右眼皮又開始跳動,劉協感到一絲不祥的預感。

“死眼!彆跳了!文若吃點火鍋嗎?今夜在此駐守一夜,三日後便能到許昌了。”

荀彧沒聽

過火鍋,以為是起火的熱鍋,困惑地望向劉協,不解其意。

劉協見狀,笑著解釋道:“此乃蜀地之食,以辣味為主,食之可暖身驅寒,朕偶有品嘗,頗為喜愛。今夜不妨一同嘗試,亦可稍解旅途勞頓。”

荀彧聽後,雖仍感新奇,但見劉協興致盎然,便也欣然同意。

二人便在帳中圍桌而坐,劉協拿出兩盒自熱火鍋遞給他一盒。

荀彧接過火鍋,好奇地打量著這新奇的食物。劉協耐心地指導他如何加熱和食用,兩人在燭光下邊吃邊聊,氣氛逐漸輕鬆起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