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見過齊王殿下(2 / 2)

昭春意 猶魚絲 2840 字 2個月前

可惜她低著頭,瞧不見麵容。

趙福安目光一掃跪了一地的侯府眾人,沒見不妥,這才緩緩展開了聖旨。

“鎮北侯沈岐聽封!”

沈岐心中大驚,他原以為,齊王殿下為他請功,皇上最多嘉獎他,再賞些禦賜之物,也是少有的風光。

沒想到還有封誥?

沈岐連忙起身,走到最前方,跪地拱手:“臣,沈岐,聽旨。”

趙福安清了清嗓子: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

侯府一眾人伏身低頭,眼睛盯著地麵,眼珠子都不敢亂轉一下,隻聽得小趙公公尖細陰柔的嗓音,像細針一樣紮進耳裡,令人胸悶氣短,腦子也是一片空白,仿佛想些什麼都是對皇上的不敬。

“朕惟治世以文,戡(kan)亂以武。而軍帥戎將實朝廷之砥柱,國家之乾城也。鎮北侯沈岐威強睿德,武德出眾,品性過人,朕豈吝於其績,而不嘉之以寵命乎……蠻賊擾我河西,爾昔日驅蠻夷,軍功卓著於四方,今援齊王平定河西。茲特初授特進榮祿大夫,錫之敕命於戲,威振四方。深眷元戎之駿烈,功宣華夏……”

“欽哉!”

沈岐呼吸一窒。

大周朝,凡太師、太傅、太保、宗人令、宗正、宗人、左右都督,皆能初授特進榮祿大夫,升授特進光祿大夫。

雖是虛銜,卻代表了皇恩浩蕩,聖眷正隆,地位上的尊貴非同一般。

他何德何能,竟能得皇上如此恩封?

便是他研究的兵陣,在蕭關戰役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那也是微乎其微,改變不了戰局,最多能減少一些傷亡。

他畢竟沒有參戰,也沒有軍功。

回京後,一直擔任中軍左都督,也是不功不過,沒有過人的功績。

聖旨宣讀完

畢,小太監機靈上前,將一米多長的聖旨合攏卷好,遞到趙安福手裡,又恭敬退下。

趙安福托著聖旨,笑眯眯地瞧著沈岐:“榮祿大夫,接旨吧!”

沈岐雙手平齊高舉,心裡並不覺得高興。

儘管他和齊王殿下隻是泛泛之交,如今他因齊王殿下得了封誥也是事實,在外人眼裡,是他攀附了齊王殿下。

從今往後,鎮北侯府的利益已經和齊王府綁在了一起。

私心裡,他是不願與齊王殿下牽扯太多。

孰料事與願違。

趙安福將聖旨擱到鎮北侯手裡。

沈岐雙手托舉聖旨,跪拜:“臣,沈岐,叩謝皇上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侯府眾人也跟著一起跪拜。

負責送賞賜的楊公公拿了賞賜的冊子,當人宣讀了賞賜器物:“……金絲軟甲一件,內廷監督造繡春刀一把,極光藍靈璽手串一條,花絲鳳凰鑲五正色寶石簪子一支……刻絲織繡兩匹,雲錦四匹,宋錦、蜀錦各五匹……”

除了一些名貴的麵頭,首飾和貢緞外,另外賞賜了一些名貴的藥材、香料、玉器古物等。

林林總總加起來,很是豐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