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什麼叫頂級天賦?(2 / 2)

在國外1些小球

員比賽裡邊,比如10歲,12歲的比賽有1個“潛規則”,就是不允許包夾。

反觀國內,很多小學生比賽都用包夾。

1個小學生哪裡能應付包夾?

結果就是1包夾就傳球,然後跑什麼戰術,可小學生打戰術打的明白嗎?最後打來打去戰術沒打明白,個人能力也沒練出來。

等稍微大1點,上了初中,那就練對抗。

什麼技術、基本功、戰術素養......統統放到1邊,就練對抗!

為什麼?

因為在12-15歲年齡階段,球員處在身體發育階段,有身體就代表1切,有身體就能碾壓對手,就能贏得比賽。

如果你留心,或是去看過初中比賽就會知道,同樣都是初中球隊,1支球隊全員平均身高1米6,最高的可能也就1米7,還個個都瘦不拉幾。而另1支球隊最矮的都是1米7以上,最高的1米8,人家不光高,而且壯......這時候技術已經不重要了。

這時候,有身高,有對抗的小球員總能碾壓對手,也就養成了打球靠身體的習慣。

可是等到2十歲往上,等到了更大的舞台,對上更強的對手,光靠身體就不行了。

這個時候,就得靠技術!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華夏的國青、國奧明明在u15、16、17的時候還能碾壓那些外國球隊,可是到了u20以上就打不過人家了的原因——因為到了20歲以上,人家也開始練對抗了。

這時候你靠身體打不了人家,靠技術又不如人家,自然隻能輸了。

1個是先練身體,再練技術。

1個是先練技術,等身體自然發育,然後再練身體。

看似隻是換了個順序,可影響的卻是球員的1輩子。

這個道理難道沒有人懂?

不,懂得人很多,隻是沒辦法。

在國外,人家人少,競爭小,可以將目光放長遠1點,選擇慢慢來。

而在國內,人多,競爭大,你不得不從小時候就開始爭,為了快速出成績,隻能先練身體,再練技術。

說簡單1點,是ti製問題;說複雜1點,是現實問題,現實擺在那兒,很難改變。

對大多數球員來說,籃球無非就這兩點——身體和技術。

所以很多nba的新秀球員,進入聯盟的前兩3年,34年,都還在打磨技術,積累經驗。

不過在這兩者之上還有1點——那就是對籃球的理解。

在青少年,你可以靠身體天賦稱王;在大學階段,甚至1些職業賽場,你可以靠技術出彩;但當你到了nba這樣的舞台,你的對手全都是身體天賦出眾,技術1等1的存在,要想閃耀賽場,你不光要有身體、有技術,還得要對籃球有足夠的理解。

這個所謂的“對籃球的理解”,其實也就是打球要動腦子,要有足夠的球商。

什麼是天賦?

身體是天賦,技術是天賦,而當你在擁有這兩樣的同時,還有出眾的球商,那才叫頂級天賦!

“在nba,光有身體隻能混個普普通通。有身體有技術,才能成為中層。”斯科特教練自語道:“有身體、有技術,還有頂級球商,著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球星。”

馬德森教練點頭,用期許的目光看向莊宇。

......

球場上。

比賽在繼續。

當莊宇再次命中1個3分球,快船隊開始加強對他的防守,而如此1來對科比的防守必然減弱。

而莊宇可是很會傳球的。

當快船隊對科比的防守減弱,莊宇便開始給科比喂球,很快科比便打進兩個球,又拿到4分。

這下湖人隊的勢頭起來,不光莊宇、科比有得分,其他球員也紛紛開始得分。

1時間,湖人隊打出了1波反擊gao潮,原本十幾分的分差被縮小到了7分。

“請求暫停。”

在第2節還剩下幾十秒的時候,裡弗斯教練黑著臉叫了個暫停,但並沒有什麼效果,最後幾十秒雙方都沒能打進。

半場結束,比分57:50,快船隊領先7分。

“隻差7分了。”

“這節打的真棒,下半場繼續保持的話,擊敗快船隊也不是沒可能。”

“多虧了莊,他真的是1個驚喜。”

觀眾席上,球迷們興奮地討論著。

這1節莊宇拿了7分,外加2個籃板,3次助攻,他用行動對做出了回應,告訴所有人,即便麵對保羅他也不怵。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