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次出現的時機都如此合適,正如現在。
能做到這樣的,隻能是一隻老狐狸。
正說話間,內侍稟報,說太上皇和趙王到了。
殿上的氣氛隨即為之一變,樂聲中,原本那窸窸窣窣的交談之聲也消弭無形,每個人都望向了殿外。
太上皇換了一身常服,無論腰上的九環帶還是腳上的六合靴,或是衣袍上的天子紋飾,都與景璘是一樣規製。
不過因得他的身量比景璘高一些,這些衣裳在他身上被襯得氣
勢更足。
當那身影踏入殿內的時候,我發現景璘微微地把身體又挺直了些。
那步伐不緊不慢,我看著那張臉由遠及近,漸漸清晰。
先前在摘星樓,我站在一群人的後麵,多少有些擋了視野。
而現在,太上皇的麵容一覽無遺。
修長而濃黑的劍眉,並不粗獷,卻使得那過於漂亮的五官多了幾分英氣。縱然目光淡淡掃過,也總有一股無形的壓迫,觸人心魄。
當然,我那些花癡舊友們管這叫四射的豔光。
太後和帝後早已領著眾人起身,迎上前去,向太上皇行禮。
“眾卿平身。”太上皇道,“朕方才與趙王對弈,
沉浸興中,一時忘了時辰,勞眾卿久等。”
他的嗓音頗沉厚有力,從容不迫,一向被擁躉們稱道,說渾然悅耳,堪比鐘磬。
此話出來,身後的趙王忙道:“是臣在棋局上盤桓不決,忘乎所以,此事,臣之罪也。”
太後露出得體的假笑,道:“上皇這是哪裡話,我等亦剛剛到宴,何言誤時。”
一眾宗室亦紛紛附和。
趙王的年紀,大約隻比太後大一些,四十多歲。
雖然他一直稱病不出,但他除了長得瘦一些,並無病懨懨的神氣。相反,他麵色紅潤,笑眯眯的,看上去精力充沛。
這些人說話時,我與一眾神色恭良的太監宮人們站在後麵,目光繞過太上皇,瞥向他和趙王的身後。
我發現那裡還有一個年輕人,麵容俊朗,身上服飾之
品級,與趙王不相上下。
正當我覺得此人麵熟,又想不起來的時候,隻聽太後道:“這不是琅琊王?”
那青年隨即上前,向太後和景璘下拜,朗聲道:“琅琊王瓏,拜見聖上,拜見太後!”
我恍然大悟。
這是景璘的堂弟,太上皇的侄子,景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