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公看著我們幾個,又是感慨又是驚訝,道:“當年我聽聞國公府出了事,諺郎和娘子幾個都……”
他沒說下去,兄長忙接著話,道:“如今我們都已經赦了罪,回鄉來看一看。”
三叔公了然,撫須頷首:“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這時,樹下乘涼的幾個人都圍了過來,三叔公一一引見,竟都是同姓的親戚。男男女女,都是上了些年紀的,有些看著麵熟,想來我從前曾經見過,隻是記不得稱呼。
“如此說來,諺郎要到老宅去?”一人問道。
“正是。”兄長答道,“不知老宅如何了。”
“當年國公出事的時候,曾有官府的人來查抄一番,而後,封了大門,再無人進去過。”三叔公感慨道,“那封條還在,我等帶諺郎去看看?”
兄長道:“有勞三叔公。”
眾人於是寒暄著,擁著我們往老宅而去。
阿譽和阿諶雖一路吵吵鬨鬨,但到了生人麵前,都變得小心謹慎,老老實實坐在馬上。
阿珞則似乎更怵生人,見有人看她,就往我懷裡躲。
我摸摸她的頭,道:“不怕,都是鄉人。”
見她還是緊張,我把她的羃離取來,戴在她?的頭上。
還沒到老宅,我就看到了一處大宅子,建在離老宅不遠的地方,白牆朱漆,屋舍嶄新,很是氣派。粗粗估算,那占地怕是比老宅還大許多。
兄長顯然也看到了,問三叔公:“那是哪戶人家?”
三叔公
道:“那便是族長恭郎的家。現如今,他可是上官裡首屈一指的大戶。那宅子是年前才新修的,請了上百的工匠。”
兄長與我相視一眼。
“哦?”他說,“如此說來,恭伯父的日子如今甚是和美?”
這話出來,有人冷笑道:“美是美的,至於和不和麼……”他沒說完,隻餘眾人相視,各是心照不宣之色。
旁人接著道:“恭郎的三個兒子,如今都在太上皇的朝中為官,頗是風生水起。不僅宅子,恭郎還添了許多地,這十裡八鄉若是論家底,恭郎說第二,無人敢說第一。”
兄長若有所思地頷首:“原來如此。”
說著話,一行人就到了老宅前。
這裡門前很是空曠,立著一排石雕的拴馬樁,雖年久斑駁,但仍能看出當年的氣象。
仆人過來將馬匹拴好,我們則往大門前走去。
如三叔公所言,大門上貼著封條。雖然經曆了數年的風吹日曬雨打,封條已經老舊殘破,但看得出來,並沒有人動過。
兄長上前去,將封條扯了,而後伸手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