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公主(下)(1 / 2)

入慕之賓 海青拿天鵝 2675 字 2個月前

“是麼。”明玉笑了笑,“那也許是本宮記錯了。不過當年,先帝可是應許了鄭國公,要為大公子許配公主的。如今放眼宗室,還未婚配的公主,隻有……”

她的雙眸顧盼,似思索片刻,再度看向鹹寧公主:“隻有孝宜公主了,是麼?”

鹹寧公主愣住,一眾貴眷也愣住。

薛婉忍不住道:“孝宜公主才八歲。”

“故而卻是還要等幾年。”明玉歎口氣,“不過那也是無法。許配公主可是先帝的意思,聖上以孝道治天下,斷不會反對此議。大公子雖年長了些,可他一表人才,又襲爵鄭國公,與公主乃是天作之合。此事,本宮回京之後,會向太後和聖上稟報,也讓太後免於操心。”

鹹寧公主張了張口,竟是一時說不出話來。

明玉拿起杯子喝一口茶,卻又向薛婉道:“上回,卿的兄長寧平侯到宮中覲見太後,提起了卿的妹妹薛嫻。說她年已十六,仍待字閨中?”

薛婉顯然沒料到明玉竟先提起了這個,一怔。

“稟中宮,舍妹正是十六,仍待字閨中。”她答道。

明玉的唇角彎了彎,道:“本宮來洛陽之前,太後與本宮商議,說聖上後宮之中雖已有不少的嬪妃,可三品以上的位置,仍頗有空缺。究其緣由,乃是少了出身品性俱佳之人。太後之意,要本宮多多留意,為聖上廣進賢才。隻是這人選究竟是不好找,本宮看了許多閨秀,皆無合

意之人。不過有一日,本宮無意中遇見了薛嫻,覺得倒是十分合意。”

薛婉的目光微微變了變。

明玉仍和顏悅色:“她既然並未定親,年紀又合適,不若就選入宮去。莫說太後對她這般閨秀向來歡喜,便是聖上定然也是會一見傾心。薛家本就是先帝外戚,當年薛淑妃生下了涼王與鹹寧公主,頗得聖眷。這門親,本宮看,還是不要斷了為好。再者,論關係,卿的母家與本宮母家乃是姻親,怎麼說也是親人。舉賢不避親,有本宮在,卿不必擔心薛嫻在宮中受委屈。如何?”

薛婉的神色有些錯愕,不由地看了看鹹寧公主。

鹹寧公主忙道:“這……隻怕不妥。”

“有何不妥?”明玉隨即反問道,“寧平侯既然親自入宮覲見太後提及此事,那麼定然是為薛嫻的婚事著急的。京城的高門之中,十六還未嫁的閨秀可是少之又少,好容易有了這麼一條明路,寧平侯難道竟要繼續讓親妹獨守空閨不成?”

這話,聽著有理,但所有人臉上的神色都有些微妙。

明玉這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薛嫻十六歲還不嫁,其中緣由,就連市井中的人也心知肚明。薛婉這樣的人,根本不愁嫁,而寧平侯至今不曾為她定親,自是為了要送她進宮。

隻不過,那並非是景璘的後宮,而是子燁的後宮。

寧平侯到太後跟前訴說,就是想走太後的路子,讓子燁去了薛嫻。

事的脈絡,我是知道的。

說來,這源頭,還是我出的餿主意。

那時,京城各方都在打著太上皇後的主意,向讓子燁娶自己的人。薛嫻,就是我主張的那符合各方利益且最有可能成事的人。

明玉覺得有理,遊說阿藍她的父親蕭純;蕭純覺得有理,又遊說了寧平侯。最終,由寧平侯出麵,去說動太後。

然後子燁似茅房裡的石頭又臭又硬,誰來也不肯點頭。而後,陰差陽錯,最終成了太上皇後的竟成了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