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詔獄(上)(1 / 2)

入慕之賓 海青拿天鵝 2858 字 2個月前

說實話,董裕為什麼見我,我心裡是有些預感的。此人是個徹頭徹尾的小人,不憚作惡,但也最是惜身。

所以,他一定是求饒。

但他說的不是讓我饒了他,而是讓我救他。

這很有意思。

“救你?”我說,“憑什麼?”

“就憑皇後想複仇!”董裕道,“小人手上有趙王當年勾結北戎,以致全軍覆沒,先帝被俘的證據!”

心中被觸了一下。

我看著他,道:“將你打入詔獄的是太上皇,為何卻來求我?你將這些證據交給太上皇,將功贖罪,豈非更好?”

董裕抬起頭來。

額頭上的布條纏著有些低,壓在了眉毛上,那雙本就不大的眼睛顯得愈發精明。

他笑了笑,忽而道:“皇後莫非覺得,太上皇會為臣主持公道?”

“你何意?”

“皇後不若想一想,當年先帝被俘,真正得了好處的,是誰?”董裕道,“先帝若好好待在京中,天下不曾大亂,他齊王有什麼機會逃離臨淄,崛起一方?北戎將先帝和七皇子放回,逼迫他禪位,他從了。一旦先帝回到京城,他就隻能回臨淄繼續做他的齊王。後來又出了何事?先帝在中途駕崩了,他搖身一變,成了太上皇,手中仍牢牢掌握實權!皇後好好想一想,天底下竟有這般巧合之事?”

我看著他,不為所動。

這套說辭,我並不陌生。

京城那邊,為了與太上皇對抗,消解人心,是什麼謠言都肯傳一傳的。朝野之中,但凡景璘的死忠,都深信不疑,認為一切都是太上皇的陰謀。

“這與趙王何乾?”我說。

“趙王勾結北戎,太上皇早就知道了。”董裕的手抓在鐵柵欄上,盯著我,“皇後覺得,他手中果真沒有證據麼?趙王能夠平平安安苟活至今,難道沒有太上皇的功勞?皇後看著好了,太上皇還要用趙王來滅掉聖上和太後,在這之前,他是不會動趙王的。不過皇後也切莫想著舒舒服服地等太上皇對趙王動手,趙王可不是那吃素的。他知道皇後不會饒了他,在這之前,他會先將皇後拉下去,就像當年打倒上官家一樣。”

心頭似被什麼抓了一下。

“趙王再心如蛇蠍,也不過是京城那邊的一介宗室,這裡是洛陽,他如何打倒我?”

“這裡雖是洛陽,卻並非太上皇一人的洛陽。”董裕道,“太上皇身邊,有各種各樣的人,他們助他登上皇位,也會為自己的利益前途而勾心鬥角。彆人不說,杜行楷留下的那些人,他們莫非和皇後是一條心麼?”

我說:“你待如何?”

他沒說話,望了望四周,突然拆了額頭上的布條。

那傷口猙獰,我看著,不由皺眉。

董裕卻不管,將其中一段撕斷,遞給我。

我看去,愣了愣。隻見上麵,已經用血跡寫好了字。

“皇後不是想知道,上官恭那被燒毀的宅子裡,究竟藏了什麼?”董裕道,“那大火,隻燒掉了我和他來往的信件。但更要緊的東西,我在皇後到洛陽之前就已經讓人偷偷取走了。這上麵寫著的,就是那新的埋藏之處。”

我說:“上官恭難道不知道箱子裡是什麼東西?”

“他不知道。”董裕道,“那箱子是精鐵所製,無鑰匙打不開,他也不敢開。小人原本想著燈下黑,那上官恭是皇後的本家親戚,皇後不會動他們。誰知他們竟是一家的蠢貨,小人明明已經給了他們許多好處,卻仍不知饜足,行事張揚。小人知道,他們早晚是要出事的,方才出此下策。”

這話說得理直氣壯。

我沒有碰那布條,隻道:“鑰匙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