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詔獄(下)(1 / 2)

入慕之賓 海青拿天鵝 2928 字 2個月前

至於景璘。縱然趙王裡通北戎,是始作俑者,但現在除掉趙王,對他也並沒有十分直接的好處。且失了趙王,反而會讓他的力量削弱。當然,我可以像先前想的那樣,讓他相信趙王在各地積聚勢力,有不臣之心。但恐怕在子燁麵前,他也仍舊會權衡,選擇暫且利用。

董裕顯然無所謂,我交給誰都無妨,他所求的,是當下保住性命。

蘭音兒在一旁看著,露出訝色。

“這是何物?”

“這是董裕藏東西的地方。”我說,“他說是個精鐵製的箱子,裡麵有趙王的罪證。”

蘭音兒睜大眼睛,將布條接過來,道:“皇後是要我去將這東西找出來?”

“不是。”我說,“你不可妄動。秦叔可給你留下了人手?”

“留下了幾個仆人,都是追蹤探聽的好手。”

“讓他們去看看那是什麼地方,但不可去動,隻消暗中盯著,看看有什麼人接近,凡見情形不對,即刻撤走。”我說,“等到我說能取了,再讓他們去取。”

蘭音兒了然,道:“知道了。”

回到承和宮,內侍來報,說武陵郡夫人已經等候多時。

她是來向我稟報事務的。M.XζéwéN.℃ōΜ

外命婦的事務,說來也並不繁雜,無非是安排哪日誰人入宮覲見,誰因得何事要賞賜,朝中的儀禮之事該派誰出麵之類的。我跟前的四位外命婦,便如子燁的尚書省,替我掌領治理。而武陵郡夫人身為四人之首,便如尚書令,總攬全局,向我稟報。

這些日子,我有意觀察,也讓蘭音兒私下暗訪。這武陵郡夫人,確實是個能做事的。日常庶務,她處理得井井有條,在命婦之中頗受讚譽。就算那有不服的,也是少數,且據我所知,大多都是原本跟在祝氏身邊的人。

稟報過一些日常之事後,武陵郡夫人道:“回紇王女纈羅,今晨帶著一乾使臣,返國去了。妾奉皇後之命,與宣城郡君等八位命婦一道,跟隨興平公主為王女送行。”

纈羅這一行,大概是在中原待得最久的使者。據說纈羅在那馬毬賽結束之後,帶著她的一眾侍女和其他的使者,在洛陽周邊的富庶州郡轉了一圈。原本還打算到江南去,可是收到了回紇國中的消息,就此返程了。

她是王女,又是使者,這送行之事,就交給了興平公主與鴻臚寺。

興平公主是子燁的姑姑,嫁到洛陽,公主府也在洛陽。住在洛陽城裡的公主,唯有她地位最高,最是合適,所以,此事就派到了她的頭上。

“王女可說了什麼?”我問。

“她受了皇後賜下的寶物,說謝皇後大恩,還說盼著將來皇後到回紇去,她定然要帶皇後領略一番那邊的風土人情。”

我不由哂然。這回紇王女先前還鄙夷什麼中原彎彎繞繞太多,看起來,她自己確實就是這麼想的。

她不講彎彎繞繞,甚至說話不過腦子。

我堂堂太上皇後,要離開中原到回紇去,隻有兩個可能。

一個是回紇破了中原,將我擄了過去;一個是中原破了回紇,我到那邊去觀賞新得的大好河山。

這等有傷兩邊之好的話,也隻有她說得出來。

“知道了。”我說,“還有彆的事麼?”

“蕭皇後那邊派人來說,她要到水雲寺去。”

我一愣。

“水雲寺?”我想了想,“我記得,它在黃河邊上?”

“正是。”

我:“……”

大概是見我神色不好看,武陵郡夫人訝道:“皇後以為不妥?”

“蕭皇後這些日子一直在白馬寺。”我說,“未知何故要去水雲寺?”

“蕭皇後說,水雲寺的藏經閣,從前是蕭家的太公捐資修造。曆經風雨,已是年久失修。蕭皇後要親自去探望,禮佛誦經,捐資重修,以祈黃河太平,風調雨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