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洛陽。”
他說:“你回不去,這是平朔城。”
我不可置信地看向他。
萬萬沒想到,自己竟是到了這個地方。
“你忘了麼。”他仍淡笑,“朕親自來和談,這是你勸太上皇答應的。”
“你早計劃好了。”我說,“從那時起,你就有了打算。”
景璘不置可否。
“未雨綢繆,這可是你教朕的。”他說,“朕料得景曜那陰險小人不會好好待你,果不其然,他竟是為了杜家冤枉你。朕將你帶離苦海,又有什麼不好?對了,那杜家的女兒也一並到了朕的手上,朕已經讓刀斧手去磨刀,日落前將她殺了,給你出出氣。”
我瞪著他,目光相對時,倏而又清醒過來。
“隨你的便。”我冷冷道,繼續繼續跌跌撞撞地朝外頭走去。
景璘似終於不耐煩,起身兩步跟上,將我拉住。
“你可是把腦子睡懵了。”他說,“你真打算就這麼走回洛陽?”
“自是不打算。”我說,“我隻想出去看看外頭伺候的是誰,敢瞞著太後縱容你做下這等事,問問他們,將來回了京城,他們有幾個腦袋給太後砍。”
景璘翻了個白眼,仍拉著我不放手。
我看著他的神色,道:“太後不知此事?”
“不知。”
“你到底為何這麼做?”
“自是為了……”
大約見我沉下臉,目露凶光,他終於收起了那戲謔之色。
“自是為了正事。”他說,“阿黛,朕要聯合諸戎,滅了北戎。此乃千載難逢之機,不容錯失。你去洛陽之前,曾說過你會幫朕。現在,朕能全然相信的,也隻有你。”
——
景璘說的千載難逢之機,是北戎內部出了一件大事。
子燁說過,今年北戎風調雨順,羊肥馬壯。雖然南下侵犯中原受
阻,但戎王對周圍卻是野心勃勃,想大乾一番,繼續擴充地盤。
但當他發令往各部落召集兵馬的時候,卻遇到了阻礙。各部響應不冷不熱,消極怠慢,最後征集到的兵馬不足需求的一半。
究其緣由,在於戎王要立太子了。M.XζéwéN.℃ōΜ
北戎雖無禮樂之製,但繼位之事,大抵還是有自己的一套規矩。他們不像中原那樣父子相繼,而是兄終弟及。
這等習俗,他們自古遵從,算得行之有效。
不過到了上一任戎王那裡,情形有了些許改變。他不想將王位傳給兄弟,而是想傳給兒子。雖然後來,他和大兒子一起被二兒子殺了,但繼位的到底也是他的兒子,算是踐行了他的願望。
現在幾年過去,新戎王坐穩了位子,便也籌劃著安排子嗣繼位的事,打算將自己兒子立為太子。
但就跟他當年爭王位時一樣,這立儲之事,也讓許多人虎視眈眈。
戎王得位前後,為了拉攏各方勢力,幾乎在各大部族之中都娶了一遍。這些部族,誰也不服誰。尤其是那些已經有了王子的部族,都決意要在繼承之事上爭取一番。
此事,戎王本有意像中原一樣,以長幼之序壓下去,讓諸部承認大王子是個名正言順的儲君。但在北戎,最大的道理向來在於拳頭大小,如狼群中一般,強者為王。
故而這做法,並不能服眾。
?
章節錯誤,點此報送(免注冊),
報送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